前端工程化历程与 Turbopack 概述

如果无法正常显示,请先停止浏览器的去广告插件。
分享至:
1. 前端工程化历程与 Turbopack概述 范文杰 来自字节跳动-飞书 aPaaS
2.
3. 关于我 • • 前端工程化爱好者 目前就职于 字节跳动-飞书 aPaaS 团队,Base 深圳(有 HC) • • 掘金小册《Webpack5 应用实践与核心原理》作者 公众号「tecvan」作者 • 来自广东潮汕地区,普通话不好,见谅
4. 问题 •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构建工具? • 这些工具背后的设计思路是怎样的?带来了哪些变化? • 我们现在还面临什么问题?未来可能怎么发展?
5. 目录 01 回顾历史 02 聊聊现在 03 可能的未来
6. 过去
7. 远古时代 • 页面需求比较简单 • 但工程化程度极低,运行时与开发时几乎完全等价,需要以 ES3、CSS2、HTML3 方式编写页面,开发效率极低 • 需要花许多时间考虑代码兼容性问题 • 需要花许多时间调整多媒体资源(甚至,当时大多数人 没有意识到 web 性能问题) • 前后端职能并未严格分离 • 零零星星,出现过一些解决单点问题的工具,但彼此割裂不 成体系 • 例如:YUICompressor JS 无法脱离浏览器运行,前后端职能耦合
8. 2009 年,NodeJS 发布 前端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NodeJS 的出现,使得 JS 能够脱离浏览器运行,也催生了许多效率工具。
9. 问题:怎么把它们整合在一起?
10. Gulp – 任务执行器 用户负责定义一系列构建任务;Gulp 负责调度(任务依赖管理、 并串行模型)执行 思路:专注做好构建任务调度、执行,不关心构建细节,与具 体构建逻辑解耦,能够卷入许多现成工具; 变化:前端终于有了 JS 闭环的一体化构建工具 问题: • 任务间互不相通,重复度高,性能较差; • 不同资源依然走各自的处理逻辑,没有形成统一的心 智模型
11. 问题:有没有更高效的整合方式?
12. 现在
13. Webpack – 配置驱动的资源打包器 工作时会通过各种 Loader 读入原始文件,解析为 AST,分析依赖,进一步找到更多依赖模块,迭代直 至找到所有资源,最后再将资源一并打包。 • 基于 Loader 兼容任意资源; • 暴露 AST 级别的 API,方便扩展; • 广度优先,计算出模块依赖拓扑关系; • 最后整合打包成适合在浏览器运行的产物包。
14. Webpack – 配置驱动的资源打包器 思路:以一致的方法论处理不同类型资源,检索资源依赖并最终合并打包(Bundle) • 定义主流程:遍历、转译 AST、递归分析资源依赖,打包; • 主流程之外,开放一些改变运行逻辑的口子(Hook & Loader),第三方可借助这些口子调整构建逻辑,扩展资源处 理逻辑等(所有资源都是一等公民); • 内置 devServer、hmr、sourcemap 等工具,开箱即用; 优势: • 先发优势 • 扩展性强,绝大多数工程化工具,都能通过插件或 • 问题: • 重!性能为人诟病(Webpack5 引入持久缓存、Lazy Compilation 后,有所缓解) loader 形式接入 webpack 体系 • 产物质量不佳(体积过大) 使用最广泛,生态最完善,几乎能满足所有前端场景 • 架构/功能逻辑复杂,资料匮乏,学习难度较大 构建需求 • 大而全,强调兼容性,但也同时实现了许多并未成为 规范的特性,导致不够规范
15. 问题:我们真的需要 Bundle 吗? • 项目越来越复杂,依赖越来越多,构建编译速度越来越慢 • HTTP2、ESM 等新技术已经得到浏览器广泛支持
16. Vite – 功能完备的 devServer • 传统 Bundle 方案在现如今大规模项目场景下,实在 慢的发指,动辄几十秒,甚至几十分钟 • Esm 推广的很顺利,很多浏览器原生支持 esm • 基于原生语言的,速度更快的工具(esbuild)已经逐 步成熟 • Snowpack 已经证明这条路走的通 于是,Vite 预设现代浏览器大多数已经原生支持 ESM 规 范,构建工具 —— 特别是开发环境下已经没有太大必要 为了低版本兼容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编译打包上了!
17. Vite – 功能完备的 devServer 思路:不直接做构建功能,但把 devServer 能力与性能做到极致 • 开发环境基于 ESM 实现按需(根据 HTTP 请求,用到的时候才编译)编译(源码 => 适配浏览器的形态),使用 ESBuild 提升编译速度 • 生产环境依然使用 Rollup 做 Bundle 打包(避免重复造轮子),构建方式与 webpack 相似,并无本质区别 • 内置功能齐全的 devServer 工具,满足开发需求 优势: 问题: • 启动速度快的离谱 • 开发模式下网络请求数非常多,可能导致性能问题 • 借助 ESBuild,开发阶段可以做到极快的单模块编译 • 生成模式构建逻辑与 Webpack 并无本质区别 • 文档、开发体验都非常棒 • 封装的很好,但复杂度不会凭空消失,用户迟早还是 会接触到底层的 ESBuild 或 Rollup
18. 虽然…但是…,它来了 Turbopack: The Rust-powered successor to Webpack
19. 可能的未来
20. Turbopack – 据说很快! 吃瓜: • 《Introducing Turbopack: Rust-based successor to Webpack》 By @Tobias Koppers • 《Is Turbopack really 10x Faster than Vite?》 By @yyx • 《Turbopack Performance Benchmarks》 By @Tobias Koppers
21. 为什么能做到这么快?
22. Turbo Engine 1. 基于 Tokio 的调度系统 2. 函数级缓存 Turbo Engine
23. Turbopack 1. Turbopack 延迟执行(turbopack-dev-server)的 ModuleGraph 收集算法; • AssetReference: 对标到 Dependency • Asset: 对标到 Module & Chunk Turbo Engine 2. 基于 Rust 重写 js、css 等资源解析、转译逻辑(SWC);
24. Next Adapter Next Adapter • 基于 Rust 实现 • 负责对接 Next 框架,实现 SSR 等 Turbopack Turbo Engine
25. Turbopack – A successor to Webpack • 函数级的缓存,避免重复执行相同计算; • HTTP 请求级别的延迟计算; • Rust 重写资源处理逻辑(CPU 密集计算);
26. But
27. 最后,我们来做个对比
28.
29. State of JS 2022
30. NPM Trending • Vite 与 Webpack Stars 接近 • 但,Webpack 下载量依然是绝对的榜首 • Rollup 下载量高居榜二
31. 我对前端工程化的一些思考 快了,真的快结束了~~
32. 工程化解决了什么问题? • 是什么? • • • • 完整链路:开发、编译(构建)、调试、测试、CI/CD 目标: • 很简单,提效!包括代码开发、调试、测试、部署等方面; • 提效带来了一个意料之内的副作用:能够支撑起复杂应用的开发 手段: • 风格:eslint、prettier • 生产 & 开发隔离:babel、TypeScript • 测试:jest • 工作流:webpack、rollup、turbopack • CI/CD: github action 等 结果:我们已经具备开发大型应用的能力
33. 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工具吗? • 工具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是前人不断探索,不断以更优方式解决相似问题所带来的副产品; • 时至今日,我们还面临超大规模项目带来的工程化效率低、依赖管理复杂等问题; • 因此,未来的趋势: • • 必然会出现更多基于原生语言实现的工程化工具 • 性能!我们能够充分用好多核 CPU 算力 • 新语言与 JS 有不错的协作融合,并不需要为此增加太多复杂配置 Webpack 依然是主流工具;但可能没有 Webpack7;Turbopack 会逐渐成长发展起 来,长期应该会成为主流; • 项目越来越大,构建越来越慢,提升构建速度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更长久的未来可能 会大范围普及 Monorepo(turbopack、nx、rush 等),切分项目复杂度
34. 扫码回复「D2」 获取第十七届 D2 演讲 PDF 材料 后续也将推送 D2 会后技术文章,敬请关注!!
35. 感谢大家观看

首页 - Wiki
Copyright © 2011-2025 iteam. Current version is 2.139.1. UTC+08:00, 2025-01-12 01:53
浙ICP备14020137号-1 $访客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