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框架与类库 › Electron

框架与类库:Electron

如何在 Electron 上实现 IM SDK 聊天消息全文检索

在 IM 场景的客户端需求上,基于本地数据的全文检索(Full-text search)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具体来聊聊网易云信是如何实现全文检索的。

优酷播放体验优化实战(六)--Electron跨平台进阶:Native播放器融合

随着桌面应用开发技术的发展,程序的跨平台性和代码的维护成本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优酷Windows平台采用QT作为UI的主要开发方案,DuiLib辅助一些扩展插件开发,Mac平台采用原生的Native UI开发,由于历史原因并没有将Windows端的QT框架迁移到Mac端,两端分别维护耗费不同人力。

优酷新的客户端开发采用当前主流的Electron框架,Electron框架内部采用Chromium内核实现渲染,因此我们可以整合优酷的Web平台的业务从而实现一套代码三端(Mac、Windows、Web)通用,极大的降低开发和维护成本。

分享一年以来的Electron开发经验

为了给部分老师提供一个简单易用的桌面推流工具,我们计划推出一款名为直播伴侣的windows桌面端应用程序,并于2020年春节,快速交付了直播伴侣1.0版本。目前直播伴侣的主要功能有:

  • 兼容各站点登录
  • 推流直播
  • 直播连麦
  • 主持人互动聊天

直播伴侣基于Electron进行开发,离项目启动已有一年有余,这里抛砖引玉,简单分享一年多以来的Electron开发经验,并主要分享Web开发转型到Electron开发时的一些需要注意的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收获。

Electron 快速入门,顺便聊聊 IPC 通信

前阵子将排课系统的一些功能,提供给 solar 编辑器使用,solar 基于 Cocos Creator,而 Cocos Creator 是基于 Electron 进行开发的,故总结了一些关于 Electron IPC 通信的相关知识。

Electron / Chromium 屏幕录制 - 那些我踩过的坑

我们选择 webRTC API 直接录制的方案实现了录屏功能,并在后续踩了一些列的坑,以下是一些分享。

基于 Node.js Addon 和 v8 字节码的 Electron 代码保护解决方案

我们有一个项目使用了 Electron 开发桌面应用,使其能够在 Windows / Mac 两端上跨平台运行,因此核心逻辑都是通过 JavaScript 编写的,黑客非常容易对我们的应用进行解包、修改逻辑破解商业化限制、重新打包,去再分发破解版。

虽然我们已经对应用做了数字签名,但是这还远远不够。要想真正解决问题,除了把所有商业化逻辑做到服务端,我们还需要对代码进行加固,避免解包、篡改、二次打包、二次分发。

Electron 生命周期看这篇就够了

常见应用都有启动、激活、关闭这些事件,Electron 作为一个跨平台的 GUI 框架,为了兼顾不同的场景,需要的事件就会更多。如果想要更深入的了解 Electron 整个生命周期的流程,需要对应用生命周期,窗口的生命周期以及页面内的生命周期的时机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如何基于 Electron 开发跨终端的应用

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早早聊跨端跨栈专场,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如何基于 Electron 开发跨终端的应用》。 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逯子洋,17 年加入政采云,目前主要负责政采云前端工程化平台敦煌以及政采云电子招投标客户端的建设。这边是&#

从 VSCode 看大型 IDE 技术架构

零、前言为什么要去看 VSCode? 因为我们团队在做的中后台快速研发平台云凤蝶也是一款类似 Web IDE 形态的产品:而谈起 Web IDE,没人能绕开 VSCode,它非常流行,同时又完全开源,总共 350000 行 TypeScript 代码…

macOS 下 Electron 程序的签名及公证

2019-12-29自 macOS 10.14.5 开始,应用程序必须要经过签名以及公证(notarize),否则默认情况下便无法直接运行,会弹出类似下面的警告:即:“Appname.dmg” can’t be opened because Apple cannot check it for malicious software.This software needs to be updated.…

分享这半年的 Electron 应用开发和优化经验

2019 年最后一发,谈谈这半年 Electron 应用开发和优化心得。干货也挺多,希望能给你带来一点启发。 下半年可以拿出来说一说的项目,估计就是我们用 Electron 重构了一个桌面端应用。这个应用类似于钉钉或者企业微信,主要功能有即时通信、语音/视频、会议,基本功能和交互体验和 PC

首页 - Wiki
Copyright © 2011-2025 iteam. Current version is 2.144.0. UTC+08:00, 2025-07-05 12:36
浙ICP备14020137号-1 $访客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