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漏洞检测架构演进与实践

如果无法正常显示,请先停止浏览器的去广告插件。
分享至:
1. 代码漏洞检测架构演进与实践 卢中阳 火线安全联合创始人&开发负责人
2.
3. • 漏洞&应用安全趋势 • 传统代码漏洞检测工具架构设计演进 • 下一代代码漏洞检测架构设计分享
4. 一、漏洞&应用安全趋势
5. 应用安全趋势 安全意识的普及 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 法的普及让安全得到了普 及。 从17年开始勒索病毒呈爆发 式增长。 敏捷开发+DevOps 应用迭代、发版的速度更 快,需要匹配更快、更准、 侵入性更小的安全检测工 具。 云原生 软件间的依赖 开源软件、组件占比达 应用的运行场景发生了变 80%~90%。 化,为传统漏洞检测方式带 SaaS 、SDK大量接入。 来新的挑战。 供应链攻击风险增加。
6. 漏洞趋势
7. 二、传统代码漏洞检测工具架构设计演进
8. 初代扫描器 准确的发现更多的漏洞(准) 爬虫URL X Payload  测试网站
9. 第二代扫描器 更少的请求,发现更多的漏洞(准且快) 代理 启发式爬虫 流量去重 流量清洗  流量镜像 访问日志  权限识别 用户识别 通用 Payload 逻辑 Payload 语义分析   请求去重 目标系统
10. 第三代扫描器 主动插桩Agent 更少的请求,发现更多的漏洞(准快且全) 代理 启发式爬虫 流量去重 流量清洗  流量镜像 访问日志  权限识别 用户识别 通用 Payload 逻辑 Payload Agent 语义分析   请求去重 目标系统
11. 传统漏扫局限性  产生脏数据,使用成本高  DevOps集成困难  新的防护措施导致无法扫描:防重放、验证码、数据包加密  云原生下分布式、微服务漏洞检测困难
12. 三、下一代IAST代码漏洞检测架构
13. 洞态IAST代码漏洞检测原理 不可信数据采集 _jspService put 不可信数据传播图 数据调用链路查找 _jspService _jspService _jspService decode id 不可信数据预处理 cmd->id decode getParameter cmd->id getParameter put id getParameter id id exec id decode getParameter id cmd->id exec cmd->id id id id decode id put exec id id put exec
14. Agent端检测 Server端检测  Agent端性能损耗高  Agent端性能损耗低  无法构建统一的数据底座,数据无 法得到充分的利用  无法构建统一的数据底座,数据无 法得到充分的利用  新漏洞需重新下发规则重新扫描  新漏洞直接在云端即可检出  无法进行微服务的调用链追踪  可以进行微服务的调用链追踪
15. 洞态IAST代码漏洞检测架构
16. 洞态IAST产品能力  漏洞详情定位到代码行  依赖组件的供应链风险排查  梳理API Sitemap精准反馈未测试接口  支持云原生的部署方式,一键启动  统一探针上报的数据格式,利用数据分析实现漏洞的离线检测
17. 弹性扩容能力 探 针 集 群 OpenAPI Storage Engine OpenAPI Storage Engine OpenAPI Storage Engine OpenAPI Storage Engine ... ... ... OpenAPI cluster Storage cluster Engine cluster
18. 场景一:更强的DevSecOps能力
19. 场景二:安全能力沉淀  传统安全工程师工作   手动/半自动安全测试、手动复测、安全运营 基于IAST的安全工程师  安全研究沉淀规则自动化漏洞检测自动通知自动复测
20. 洞态IAST 组件梳理
21. 洞态IAST 漏洞触发过程分析
22. 洞态IAST API Sitemap
23. 开源  https://github.com/HXSecurity/DongTai  https://dongtai.io/  全球首家开源IAST产品  邀请更多的开发者和厂商一起共建
24. 洞态IAST规划  更强的漏洞检测能力  敏感信息泄露检测  项目间、跨语言的关联检测  自动化
25.
26.

- 위키
Copyright © 2011-2025 iteam. Current version is 2.139.1. UTC+08:00, 2025-01-18 09:00
浙ICP备14020137号-1 $방문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