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千万级关系网络下的数据探寻可视化技术

如果无法正常显示,请先停止浏览器的去广告插件。
分享至:
1. 第 十 六 届 D 2 前 端 技 术 论 坛 千万级节点网络下的可视分析技术 阿里云智能-计算平台事业部-DataWorks-刘东奇
2. DataWorks中的图分析场景 • 阿里云飞天大数据平台 是阿里巴巴10年大数据建设最佳实践的结晶, 每天有数万名数据和算法工程师正在使用飞天大数据平台,承载了阿里 巴巴99%的数据业务构建。同时广泛应用于城市大脑、数字政府、电 力、金融、新零售、智能制造、智慧农业等各个领域的大数据建设。 DataWorks. 作为整个飞天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基于 MaxCompute/EMR/MC-Hologres等大数据计算引擎,为客户提供专 业高效、安全可靠的一站式大数据开发与治理平台。 - 业务编排 - 流程调度 - 关系分析 执 行 计 划 算 子 血 缘 表 血 缘 • - 数据血缘 血 缘 算 子 编 排 维 度 建 模 指 标 编 排 关 系 建 模 数 据 源 编 排 模 型 编 排 字 段 映 射 服 务 编 排 集 群 调 度 节 点 调 度 关 系 分 析
3. 业务数据 业务系统1 系统日志 业务系统2 … 业务系统n 用户访问 点击日志 … 通用大数据加工流程 下游节点T10数据无产出,如何快速定位到是T6节点执行失败造成的? T1: 数据同步 T3: 数据抽取 T5: 数据转换 T2: 实时同步 T6: 数据清洗 T7: 数据过滤 T8: 数据装载 T9: 数据开发 T4: 数据抽取 根据调度节点依赖关系反向查找, 定位问题节点 使用DAGRE布局 + 视觉通道映射(颜色)技术绘制节点依赖关系 T10: 数据分析
4. 2 糟糕的布局策略 1.a 1.b 数据失真 3 视觉通道映射\有限的信息密度\循环依赖…… 1.a 画布节点依赖关系 1.b 真实数据无节点无任何依赖; 2. 下游节点过多,无法一屏展示; 3. 节点区分度不高、节点数过多、关系复杂溯源难度高 真实场景:使用DAGRE布局 + 视觉通道映射(颜色)技术绘制节点依赖关系
5. 看不见的 • 数据庞大:节点数超过千万 • 同层宽度:同层节点数多,目前最多十万+ • 关系复杂:依赖复杂,跨周期、小时依赖等 真实场景:使用DAGRE布局 + 视觉通道映射(颜色)技术绘制节点依赖关系
6. 离线渲染技术 局部渲染技术 双引擎切换能力 服务端渲染(PlanUml) Neo4J Bloom的双引擎机制: 追求极致性能的@antv/G6引擎: • 全局视角采用GPU Powered Rendering能 力,展示更多数据 • 局部视角采用Canvas Rendering能力,展现更 丰富的细节 1. 支持局部渲染技术,只渲染可视窗口内信息 2. 使用脏矩阵渲染,在每一帧中进行最小区域的重绘 3. 使用 R-tree 空间索引加速区域查询 Offline Canvas 从渲染技术出发,提升节点渲染数量 万级渲染、千级交互
7. 图简化技术 点聚合(Node Aggregation)的目的是提取出大规模数据不同“粒度” 的图,前端首先展示最粗粒度的图,终端用户通过放大、下钻的方式查看 更细粒度的图/子图 边剪枝(edge bundling)通过反向删除算法、Prim算法构建最小生成 树,通过只保留关键路径减少视觉混乱 “毛团”现象导致关系网络可读性下 降 过渡追求渲染能力,导致的“毛团”现象 边绑定(Edge Bundling)边缘捆绑技术被设计为在视觉上将相似的边缘 捆绑在一起,以减少图中的视觉杂乱。这种捆绑可以帮助突出重要的边缘 模式,并且常常使人更容易发现有趣的连接或重要的数据
8. 可视分析组成 数据可视化流程 • 传统的可视化:大多立足于先验知识,解决一些具体且可预期的任务时有一定的优势。 • 可视分析:将「人」这个独特因素融入进了数据分析的流程中。通过人机交互技术,将更多的重点放在了人的 意会与推理上,让人在分析任务中参与了主要的分析与决策过程。有了可视分析的支持,我们就能够在很多单 纯依赖算法分析无法解决问题的场景中,进行可视知识发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可视化 vs 可视分析
9. • • • • • • • • • 查看节点的上下游依赖 定位上游的阻塞节点 查看上游节点的产出 判断节点对下游的影响 查看业务团队的节点影响范围 暂停节点运行 重新运行节点 问题节点重新执行 … 加载节点 查找关联 节点布局 节点定位 节点聚合 可视分析技术 从用户需求看产品交互 执行操作 交互流程 用户诉求 视觉映射 定位目标 节点过滤 视角切换 视图关联 节点框选
10. 数据可视化 数据计算 数据建 模 数据加 载 业务系统 查找 视觉映射 数据查 询 过滤 转换 数据渲 染 分层网络 图数据库 图数据库提供百亿级节点存储/查询/计算 聚合 匹配 操 作 执 行 多视图 视图交互 节点定位 下游展开 上游展开 节点高亮 视图关联 节点框选 平移缩放 节点聚合 节点拆分 业务响应 暂停 重试 内容推理 下线 通知 恢复 可视分析技术架构 洞察 基于G6引擎能够实现千 级节点渲染/交互 用户 视 图 解 读
11. 有限的视觉通道,以及表现力排序 位置 色调 空间分割 可视分析 – 视觉映射 视觉多通技术实现多可视化信息堆叠 亮度/饱和度 包含 多通道整合 关联
12. 可视分析 – 视觉映射
13. 分 层 布 局 策 略 型 方 程 优 化 力 导 布 局 图可视化常见布局策略 可视分析– 通用布局策略局限性 业务场景 分析目的 技术方案 套现网络/闭环网络 看清楚是否存在环 •圆形布局 circle •力导布局 force 分层网络/流程网络 看清楚层次 •有向分层 dagre •树形力导 force-tree 无序网络数据 看清楚 点和边,不要点线交叉 •力导布局 force •fruchterman 暴涨网络 / 坍缩网络 关注中心位置的情况 •同心圆布局 cencentric •迳向布局 radial 团伙聚集网络 关系聚集,分类现象 •同心圆布局 cencentric •聚类布局 node combo •Circle packing 多边有向网络 看清楚 边的方向 •弦图布局 arc 常见布局策略应用场景
14. 布局核心 • 清晰展示节点信息 • 清晰表示依赖关系 • 帮助用户快速分析问题 基于Sankey布局构建的分层网络 • 图宽特征下造成布局浪费 • Sankey布局缺陷,布局中不考虑边交叉问 题。 • 线的路由算法,合并线后丢失方向信息。 可视分析– 通用布局策略局限性
15. 子图嵌入 布局叠加 DAGRE + GRID 前置布局 + 力导布局 + 节点压实 + 网格对齐 + 网格扩容 子图融合 智能布局 可视分析 – 布局融合技术 渐进布局
16. 分组设计 • 同层节点置于一个分组中,支持换行翻 页。 • 提供聚合工具,帮助用户快速分析。 • 通过辅助视图,展示全量节点 。 可视分析– 通过分组设计解决位宽问题
17. 分层网络 + 分组设计 1. 节点分层:根据依赖关系进行分层,采用紧致树分层算法。 2. 虚拟分组:判断每层节点数量是否大于MAX_LEVEL,是则生成虚拟分组节点。 3. 节点布局:虚拟节点以及正常节点,进行Dagre布局。 4. 分组内嵌:根据虚拟节点的坐标,转换层内节点的相对坐标。 可视分析 – 增加分组策略后的布局算法
18. 节点分层 可视分析 – 增加分组策略后的布局算法
19. 虚拟分组 W"#$ℎ = '(#)*"#$ℎ + '(#),-. × 0(1234 + 2 × ,6(2.7-##"48 9)"8ℎ$ = '(#)9)"8ℎ$ + '(#),-. × '(#)'23 ÷ 0(1234 + 2 × ,6(2.7-##"48 可视分析 – 增加分组策略后的布局算法
20. Dagre布局 可视分析 – 增加分组策略后的布局算法
21. 节点内嵌 !"#$% = '(($)% + +)",-% !"#$. = '(($). + +)",-. 可视分析 – 增加分组策略后的布局算法
22. 布线策略优化 • 替换为Dagre布局,尽量避免边交叉 • 线的路由算法,拐点路由计算 • 直角改为圆角,增加方向性区分 可视分析–布线策略优化
23. 布线策略优化 1. 层级分割:根据所有外部节点(去除内 部节点)的y坐标,进行分组,划分层 级。 2. 边界计算:根据该层级所有节点的y坐 标已经高度,计算出层级区域的界限。 3. 拐点确认:根据层级界限,以及设置的 gap,计算出层级之间拐点的Y坐标。 4. 绘制曲线:所有曲线的拐点,按照曲线 所处层级的拐点Y坐标绘制。如果是跨 多个层级的边,按照最后一个层级的拐 点绘制(原因:拐点离终点越近,越容 易跟踪线的来源)。 可视分析 – 布线策略优化
24. 可视分析– 布局效果对比 原始布局 Dagre + Grid布局融合 内容聚合 节点翻页
25. 分组分析 可视分析– 分析方法 地理空间分析 时序分 析 算法分析
26. • 背景: • 用户在什么情况下会点击dag的展开上下游,对应用户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 业务猜想验证: • 展开下游。用户会针对(自己owner)进行展开下游操作,以判断节点对下游的影响 • 展开上游。用户会针对(错误/未运行)节点进行展开上游操作,去定位上游的阻塞节点 查看上游 可视分析– 场景化分析能力 查看下游
27. • 上游链路分析。针对未运行实例展示阻塞链路 • 下游影响分析。查看节点的下游影响面,提供责任人、项目等多维度视角。 可视分析– 场景化分析能力
28. 可视分析– 完整分析链路
29. 可视分析– 图分析解决方案白皮书
30. Thanks

首页 - Wiki
Copyright © 2011-2024 iteam. Current version is 2.137.3. UTC+08:00, 2024-11-25 09:42
浙ICP备14020137号-1 $访客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