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A故障树分析研讨

如果无法正常显示,请先停止浏览器的去广告插件。
分享至:
1. 故障树分析 ——Fault Tree Analysis ( FTA ) -1-
2. 目录 • 1. 故障树的基本概念 • 2. 故障树 (FTA) 建造 • 3. 故障树定性分析 • 4. 故障树定量分析 • 5. 分析时注意事项 -2-
3. 1. 故障树的基本概 念 -3-
4. 第 1 部分:故障树的基本概念 1.1 定义: 故障树是一种特殊的倒立树状的逻辑因果关系图。故障树分析 ( Fault Tree Analysis, FTA )是以一个不希望发生的产品故障事件或灾 害性危险事件即顶事件作为分析的对象,通过由上向下的严格按层次的故 障因果逻辑分析,逐层找出故障事件的必要而充分的直接原因,画出故障 树,最终找出导致顶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原因和原因组合,在有基础数据 时可计算出顶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底事件重要度。 -4-
5. 第 1 部分:故障树的基本概念 1.2 目的: ① 判明可能发生的故障模式和原因; ② 发现可靠性和安全性薄弱环节,采取改进措施,以提高产品可靠性和安全 性; ③ 计算故障发生概率; ④ 发生重大故障或事故后, FTA 是故障调查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系统而全 面地分析事故原因,为故障“归零”提供支持; ⑤ 指导故障诊断、改进使用和维修方案等。 -5-
6. 第 1 部分:故障树的基本概念 1.2 特点和不足: 特点 ① 有很大的灵活性; ② 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图形演绎方法; ③ 进行 FTA 的过程也是一个更深入认识系 统的过程; ④ 可以定量地计算复杂系统的故障发生概 率,为改善和评估系统可靠性提供定量数 据; ⑤ 相当于一个形象的故障诊断指南; 不足 ① 无法解 决顶 事件 和底事 件的发生概率不确 定 (模糊概率)问题。 ② 无法解决一个底事件对应多个故障现象(即故 障树之间的交叉)等问题。 ③ 构成依照一定人的认识和经验来构造的,如果 人的知识不完全或不准确,对故障系统的诊断 就往往会有纰漏。 ④ 系统化的演绎方法,分析过程比较繁琐,计算 量很大,需要借助于计算机完成,若在分析过 程中稍有疏忽,有可能漏过某一个后果严重的 故障模式。 -6-
7. 第 1 部分:故障树的基本概念 1.3 FTA 和 FMEA 区 别: FTA 自结果,不希望发生的顶事件 按层次的 (上级事件)向原因方面(下级 分析方向 事件)做树形图分解,自上而 下,逆向 FMEA 自原因,单一故障模式(错误模式) 方面向结果,上级系统的故障方面分 析,自下而上,顺向 由顶事件经过中间事件至最下级 的基本事件用逻辑符号联结,形 成树形图,再计算不可靠度 填写故障模式对装置、系统的影响, 对故障模式的评价,改进措施,并将 致命项目(模式)列表 定性与定 将树形图简化,求最小割集并计 量分析的 算顶事件发生的概率 功能 FMEA是定性的,归纳性的方法,不需 要计算 方法 -7-
8. 第 1 部分:故障树的基本概念 1.3 FTA 和 FMEA 区 别: 特点 应注意 事项 FTA 以不希望发生的故障为顶事件。 优点:可以进行深入的分析。它不仅 可以分析部件错误,软件错误,控制 错误,环境应力等引起的故障,及进 行多重故障分析,也可以从逻辑上明 确故障的发生过程定量计算顶事件发 生的概率。 缺点:其不利的一面是需要熟悉布尔 代数和最小割集知识 FMEA 利用表格,简单列举系统构成零部件 的所有故障模式,并假定其发生,可 找出系统可能发生的故障。 缺点是只输入硬件的单一故障模式, 因而是孤立的分析。对于含大量部 件,具有多重功能的工作模式和维修 措施的复杂系统,以及环境影响大的 系统,在应用上有困难。 两者都是可靠性分析方法,需要相辅相成的应用。但这两者都是重视功能性 的静态分析方法,在考虑事件序列与外部因素等共同原因方面,即动态分析 不完善。 -8-
9. 第 1 部分:故障树的基本概念 1.4 故障树工作要求:  在产品研制早期就应进行 FTA ,以便早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随设计工作进展 , FTA 应不断补充、修改、完善。  “ 谁设计,谁分析”  故障树应由设计人员在 FMEA 基础上建立。可靠性专业人员协助、指导,并由有关 人员审查,以保证故障树逻辑关系的正确性。  应与 FMEA 工作相结合  应通过 FMEA 找出影响安全及任务成功的关键故障模式(即 I 、 II 类严酷度的故障 模式)作为顶事件,建立故障树进行多因素分析,找出各种故障模式组合,为改进 设计提供依据。  FTA 输出的设计改进措施,必须落实到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中  应采用计算机辅助进行 FTA  由于故障树定性、定量分析工作量十分庞大,因此建立故障树后,应采用计算 机辅助进行分析,以提高其精度和效率。 -9-
10. 第 1 部分:故障树的基本概念 1.5 FTA 常用事件、逻辑门符号: ① 顶事件: FTA 中所关心的最后结果事件,位于树的顶端,它只 是逻辑门的输出事件而不是输入事件 ② 底事件:仅导致其他事件的原因事件,位于树的底端,它只是 逻辑门的输入事件而不是输出事件。 -10-
11. 第 1 部分:故障树的基本概念 1.5 FTA 常用事件、逻辑门符号: 符 号 说 明 中间事件 元部件在设计的运行条件下发生的随机故障事件,故障分布已知 实线圆——硬件故障 虚线圆——人为故障 表示该事件可能发生,但是概率较小,可以勿需再进一步分析的 故障事件,在故障树定性、定量分析中一般可以忽略不计。 人们不希望发生的显著影响系统技术性能、经济性、可靠性和安 全性的故障事件。 包括故障树中除底事件及顶事件之外的所有事件 开关事件 已经发生或必将要发生的特殊事件 条件事件 描述逻辑门起作用的具体限制的特殊事件 底事件 未探明事件 顶事件 -11-
12. 第 1 部分:故障树的基本概念 1.5 FTA 常用事件、逻辑门符号: 符号 说 B i (i=1,2,…,n) 为门的输入事件, A 为门的输出事件 A 与门 B i 同时发生时, A 必然发生,这种逻辑关系称为事件交 A  B 1  B  B    B B 1  Bn 2 3 n 用逻辑“与门”描述,逻辑表达式为 当输入事件中至少有一个发生时,输出事件 A 发生,称为事件并用 逻辑“或门”描述,逻辑表达式为 A  B  B  B    B A 或门 B 1 1  Bn r/n B 1 Bn A 异或门 A B 1 + B2 2 3 n n 个输入中至少有 r 个发生,则输出事件发生;否则输出事件不发 生。 A 表决门 明 B1 B2 不同时发生 输入事件 B1 , B2 中任何一个发生都可引起输出事件 A 发生,但 B1 , B2 不能同时发生。相应的逻辑代数表达式为 A   B 1  B 2    B 1  B 2  -12-
13. 第 1 部分:故障树的基本概念 1.5 FTA 常用事件、逻辑门符号: 符号 入三角形 说 A 出三角形 (a) 相同转移 符号 A (b) A (a) 相似转移 符号 A (b) A 明 入三角形:位于故障树的底部,表示树的 A 部分分支在另外地方。 出三角形:位于故障树的顶部,表示树 A 是在另外部分绘制的一棵故障 树的子树。 ( A 是子树代号,用字母数字表示): ( a )表示“下面转到以字母数字为代号所指的地方去” ( b )表示“由具有相同字母数字的符号处转移到这里来” ( A 同上): ( a )表示“下面转到以字母数字为代号,所指结构相似但事件标号不 同的子树去”,不同事件标号在△旁注明 ( b )表示“由具有相同字母数字为代号,所指结构相似而事件标号不 13 同的子树转移到这里来”,不同事件标号在△旁注明 -13-
14. 第 1 部分:故障树的基本概念 1.5 FTA 常用事件、逻辑门符号: 符 号 说 A 禁门 禁门打开条件 明 仅当“禁门打开条件”发生时,输入事件 B 发生才 导致输出事件 A 发生; B A 顺序与门 顺序条件 仅当输入事件 B 按规定的“顺序条件”发生时,输 出事件 A 才发生。 B A 输出事件 A 是输入事件 B 的逆事件。 非门 B -14-
15. 第 1 部分:故障树的基本概念 示例: 马达不转 顶事件 + 逻辑门 开关 电源 电机 ( 马达 ) 由图可知:故障树主要由事件和 逻辑门构成,图中的事件用来描 述系统或元部件的故障状态,逻 辑门把事件联系起来,表示事件 之间的逻辑因果关系 线路上无电流 马达故障 开关未合 开关合上后线路无 电流 + + 人误使 开关未 合 开关故 障合不 上 电源 故障 线路 故障 中间事件 底事件 “ 马达不转” 故障树 -15-
16. 第 1 部分:故障树的基本概念 工人坠落 死亡 工作高度超过XX 米, 下方无阻挡门 示例: 飞机因发动机故障 不能飞行 工人坠落 · 安全带设施 不起作用 工人失足 坠落 1 + 安全带设施 不起作用 1 2/ 3 工作面 打滑 + 安全带设施 的缺陷 未使用 安全带 + + 安全带 支撑物坏 安全 带坏 为移动 工作地 点而卸除 发动机A 故障 D 身体重心在 船台外 工人身体 失去平衡 + X1 D D 事件符号X13~X18 E · X2 发动机C 故障 事件符号X7~X12 X4 E 发动机B 故障 + X3 X5 X6 工人疏 忽未用 -16-
17. 2. 故障树( FTA )建 造 -17-
18. 第 2 部分:故障树( FTA )建造 2.1 步骤: 准备 工作 • 熟悉产品 • 确定分析目的 • 确定故障判据 薄弱环 节分析 与建议 确定 顶事件 故障树定量分析 • 求顶事件发生概率 • 重要度计算 建立 故障树 故障树的规 范化 故障树定量分析 • 求最小割集 • 最小割集分析 -18-
19. 第 2 部分:故障树( FTA )建造 2.2 :要求及方法  要求:建树工作要求建树者对于系统及其组成部分有充分的了解,应由设计人 员、使用维修人员、可靠性安全性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完成。建树是一个多 次反复、逐步深入完善的过程。 方法:常用的建树方法为演绎法,从顶事件开始,由上而下,逐级进行分析, 即: 1 )分析顶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将顶事件作为逻辑门的输出事件,将所有 引起顶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作为输入事件,根据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用适当的逻 辑门连接起来 2 )对每一个中间事件用同样方法,逐级向下分析,直到所有的输入事件都 不需要继续分析为止(此时故障机理或概率分布都是已知的)  -19-
20. 第 2 部分:故障树( FTA )建造 2.3 示例: 1) 选择顶事件 顶事件的选取根据分析的目的不同,可分别考虑对系统技术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经济 性等影响显著的故障事件。如“飞机起落架放不下来”将直接危及飞机安全。当对起落架进行安 全性分析时,就可以选“起落架放不下来”这一顶事件进行故障树分析 2) 分析原因、逻辑关系 对于复杂系统,建树时应按系统层次由上到下逐级展开。如“飞机起落架放不下来”这一 事件,其原因: 收放机构本身发生 故障(机构卡死) 上位锁故障 收放作动筒故障 连杆机构故障 液压系统故障(如管路泄漏造成动力不足) 电磁控制系统故障 -20-
21. 第 2 部分:故障树( FTA )建造 2.3 示例: 3) VISIO 画图 飞机起落架放不下来 液压 系 统故障 电磁控 制系统 故障 上 位锁 故障 收放机构本身发生故障 收 放 作 动 筒 故 障 连杆机 构故障 -21-
22. 第 2 部分:故障树( FTA )建造 2.4 建树注意事项 1) 明确建树边界条件 建树前应对分析作出合理的假设。如导线不会故障、暂不考虑人为故障 、软件故障等的一些假设 应在 FHA 或 FMEA 的基础上,将那些不重要的因素舍去,从而减少树的 规模及突出重点 2) 故障事件要严格定义 否则将难以得到正确的故障树。复杂系统的 FTA 工作往往由许多人共同完 成,如定义不统一,将会建出不一致的故障树 3) 应从上向下逐级建树 这样可防止建树时发生事件的遗漏 -22-
23. 第 2 部分:故障树( FTA )建造 2.4 建树注意事项 4) 建树时不允许门与门直接相连 为了防止不对中间事件严格定义就仓促建树,从而导致难以进行评审, 或导致逻辑混乱使后续建树时出错。 5) 用直接事件代替间接事件 使事件具有明确的定义且便于进一步向下发展 6) 重视共因事件    共同的故障原因会引起不同的部件故障甚至不同的系统故障 共因事件对系统故障发生概率影响很大,故建树时必须妥善处理共因事件 若某个故障事件是共因事件,则对故障树的不同分支中出现该事件必须使 用同一事件符号 -23-
24. 第 2 部分:故障树( FTA )建造 2.5 故障树的规范化  特殊事件的规范化: • 未探明事件 根据其重要性 ( 如发生概率的大小,后果严重程度等等 ) 和数据的完备 性,或者当作基本事件或者删去: a. 重要且数据完备的未探明事件当作基本事件对待 b. 不重要且数据不完备的未探明事件则删去 c. 其它情况由分析者酌情决定 • 开关事件:当作基本事件 • 条件事件:总是与特殊门联系在一起的,它的处理规则在特殊门的等效变 换规则中介绍 -24-
25. 第 2 部分:故障树( FTA )建造 2.5 故障树的规范化  特殊门的规范化原则:  顺序与门变换为与门 输出不变,顺序与门变为与门,其余输入不变,顺序条件事件作为一个新的输入事件 顺序与门变换为与门 -25-
26. 第 2 部分:故障树( FTA )建造 2.5 故障树的规范化  特殊门的规范化原则:  表决门变换为或门和与门的组合 2/4 表决门变换为或门与门的组合 -26-
27. 第 2 部分:故障树( FTA )建造 2.5 故障树的规范化  特殊门的规范化原则:  异或门变换为或门、与门和非门组合 -27-
28. 第 2 部分:故障树( FTA )建造 2.5 故障树的规范化  特殊门的规范化原 • 则: 禁门变换为与门 原输出事件不变,禁门变换为与门,与门之下有两个输入,一个为原 输入事件,另一个为禁止条件事件 -28-
29. 3. 故障树定性分析 -29-
30. 第 3 部分:故障树定性分析  目的  寻找顶事件的原因事件及原因事件的组合(最小割集)  发现潜在的故障  发现设计的薄弱环节,以便改进设计  指导故障诊断,改进使用和维修方案  割集、最小割集概念  割集:故障树中一些底事件的集合,当这些底事件同时发生时,顶事件 必然发生;  最小割集:若将割集中所含的底事件任意去掉一个就不再成为割集了, 这样的割集就是最小割集。 -30-
31. 第 3 部分:故障树定性分析  最小割集的意义  最小割集对降低复杂系统潜在事故风险具有重大意义 如果能使每个最小割集中至少有一个底事件恒不发生 ( 发生概率极低 ) ,则顶事 件就恒不发生 ( 发生概率极低 ) ,系统潜在事故的发生概率降至最低  消除可靠性关键系统中的一阶最小割集,可消除单点故障 可靠性关键系统不允许有单点故障,方法之一就是设计时进行故障树分析,找出一阶 最小割集,在其所在的层次或更高的层次增加“与门”,并使“与门”尽可能接近顶事件  最小割集可以指导系统的故障诊断和维修 如果系统某一故障模式发生了,则一定是该系统中与其对应的某一个最小割集中的全 部底事件全部发生了。进行维修时,如果只修复某个故障部件,虽然能够使系统恢复功 能,但其可靠性水平还远未恢复。根据最小割集的概念,只有修复同一最小割集中的所有 部件故障,才能恢复系统可靠性、安全性设计水平。 -31-
32. 第 3 部分:故障树定性分析  示例  根据与、或门的性质和割集的定义,可方便 找出该故障树的割集是: {X1}, {X2,X3},{X1,X2,X3},{X2,X1},{X1,X3} 顶事件T X1 中间事件M  根据与、或门的性质和割集的定义,可方便 找出该故障树的最小割集是: {X1},{X2,X3} X2 X3 -32-
33. 第 3 部分:故障树定性分析 求最小割集的方法—下行法 根据故障树的实际结构,从顶事件开始,逐级向下寻查: 遇到与门就将其输入事件排在同一行(只增加割集阶数, 不增加割集个数) 遇到或门就将其输入事件各自排成一行(只增加割集个 数,不增加割集阶数) 这样直到全部换成底事件为止,这样得到的割集再通过两两比 较,划去那些非最小割集,剩下即为故障树的全部最小割集。 -33-
34. 第 3 部分:故障树定性分析 -34-
35. 第 3 部分:故障树定性分析 ① 从步骤 1 到 2 时,因下面是或门,所以在步骤 2 中的位置换之以竖 向串列。从步骤 2 到 3 时,因下面是与门,所以横向并列,以此下 去,直到第 6 步。共得到 9 个割集:  X 1  ,  X 4 , X 6  ,  X 4 , X 7  ,  X 5 , X 6  ,  X 5 , X 7  ,  X 3  ,  X 6  ,  X 8  ,  X 2  ② 通过集合运算吸收律规则简化以上割集,得到全部最小割集。因为 X 6  X 4 X 6  X 6 , X 6  X 5 X 6  X 6 x 5 被吸收,得到全部最小割集: x 6 所以 x 4 x 和 6  X 1  ,  X 4 , X 7  ,  X 5 , X 7  ,  X 3  ,  X 6  ,  X 8  ,  X 2  -35-
36. 第 3 部分:故障树定性分析 求最小割集的方法—上行法 从故障树的底事件开始,自下而上逐层地进行事件集合运 算:  将“或门”输出事件用输入事件的并(布尔和)代替  将“与门”输出事件用输入事件的交(布尔积)代替 在逐层代入过程中,按照布尔代数吸收律和等幂律来化简,最 后将顶事件表示成底事件积之和的最简式。其中每一积项对应 于故障树的一个最小割集,全部积项即是故障树的所有最小割 集。 -36-
37. 第 3 部分:故障树定性分析 用上行法求最小割集。故障最下一级为: M 4  X 4  X 5 M 5  X 6  X 7 往上一级为: M 6  X 6  X 8 M 2  M 4 M 5  ( X 4  X 5 )( X 6  X 7 )  X 4 X 6  X 4 X 7  X 5 X 6  X 5 X 7 M 3  X 3  M 6  X 3  X 6  X 8 再往上一级为: M 1  M 2  M 3  X 4 X 6  X 4 X 7 + X 5 X 6  X 5 X 7  X 3  X 6  X 8 最上一级为: T  X 1  X 2  M 1  X 1  X 2  X 4 X 7  X 5 X 7  X 3  X 6  X 8 上式共有 7 个积项,因此得到 7 个最小割集:  X 1  ,  X 2  ,  X 3  ,  X 6  ,  X 8  ,  X 4 , X 7  ,  X 5 , X 7  -37-
38. 第 3 部分:故障树定性分析 确定最小割集和底事件重要性的原则 • 阶数愈小的最小割集越重要 • 在低阶最小割集中出现的底事件比高阶最小割集中的底 事件重要 • 在相同阶次条件下,在不同最小割集中重复出现次数越 多的底事件越重要 -38-
39. 4. 故障树定量分析 -39-
40. 第 4 部分:故障树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计算或估计顶事件发生的概率 定量分析时的假设 底事件之间相互独立 底事件和顶事件都只考虑二种状态——发生或不发生,也就是说元部 件和系统都是只有二种状态——正常或故障 一般情况下,故障分布都假定为指数分布 单调关联系统 -40-
41. 第 4 部分:故障树定量分析 • 主要有两方面内容: • 由输入系统各单元 ( 底事件 ) 的失效概率求出系统的失效概率; • 求出各单元 ( 底事件 ) 的结构重要度、概率重要度和关键重要度 一 . 利用结构函数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 已知 n 个事件组成的故障树,其结构函数为  ( x )   ( x 1 , x 2 ,    , x n ) 则顶事件 T 发生的概率(不可靠度) F S ( t ) 为 P ( T )  F s ( t )  E [  ( x )]  g [ F ( t )]  g [ F 1 ( t ), F 2 ( t ),    , F n ( t )] 随机变量 x i 的期望值: E [ x i ( t )]  P [ x i ( t )  1 ]  F i ( t ) -41-
42. 第 4 部分:故障树定量分析 二 . 利用最小割集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 1. 求顶事件发生概率的精确值 K 1 , K 2 ,  , 及底事件 K R 若已知故障树所有最小割集( MCS )为 发生的概率,则顶事件 T 发生的概率(不可靠度) F S ( t ) 为: x 1 , x 2 ,  , x n R F s  P ( T )  P (  K i ) K i 之间不相容时: i  1 R R F s  P ( T )  P (  K )   P ( K i ) i i  1 i  1 K i 之间相容时: R R F s  P ( T )  P (  K )   P ( K i )   P ( K i K j )  i i  1 1  i  j  R i  1  P ( K i K j K k )    (  1 ) m  1 P ( K 1 K 2  K R ) 1  i  j  k  R -42-
43. 第 4 部分:故障树定量分析 通常,最小割集中含有重复的底事件,即最小割集之 间是相交的,此时计算顶事件发生的概率就必须用相容事 件的概率公式(即容斥公式)或不交化代数。当但 MCS 的 个数足够大时,用这个公式计算就会产生“组合爆炸”。 所需的计算项数按指数率增长。因此,通常计算顶事件概 率精确值都采用化相交和为不相交和的方法。 化相交和为不相交和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直接 化法和递推化法。 -43-
44. 第 4 部分:故障树定量分析 (1) 直接化法 根据集合运算的性质,有 : K 1  K 2  K 1  K 1 K 2 上式可以推广到一般通式如下: K 1 K 2 K 1  K 2 = K 1 K 1 K 2 K 1  K 1 K 2 K 1  K 2    K R  -44-
45. 第 4 部分:故障树定量分析 K 1 K 2 K 3 K 3 K 3 K 1 K 2 K 1  K 2  K 3 = K 1 K 1 K 2 K 1  K 1 K 2  K 1 K 2 K 3  当顶事件 T 由不交和表示后,即可由底事件发生的概率值求出顶事件发生的概率值 P(T)  当 MCS 较多时,精确计算顶事件发生的概率一般都用计算机进行。仅仅在 MCS 不 太多时,才用手工计算 -45-
46. 第 4 部分:故障树定量分析 2. 求顶事件发生概率的近似值 在许多实际工程问题中,精确计算是不必要的,这 是因为: 统计得到的基本数据往往是不太准确的,因 此用底事件的数据计算顶事件发生的概率值时精确计算 没有实际意义。 R R F s  P ( T )  P (  K i )   P ( K i ) i  1 i  1 -46-
47. 第 4 部分:故障树定量分析 以右图故障树为例,计算顶事件发生的概率 P(T)( 即系统的不可度 F s (t) 设:在 t= 100h 各底事件故障的概率为: F 1 ( 100 )  F 2 ( 100 )  F 3 ( 100 )  0 . 01 F 4 ( 100 )  F 5 ( 100 )  0 . 02 F 6 ( 100 )  F 7 ( 100 )  F 8 ( 100 )  0 . 03 已求出该故障树共有七个最小割集: K 1  { X 1 }; K 2  { X 4 , X 7 }; K 3  { X 5 , X 7 }; K 4  { X 3 }; K 5  { X 6 }; K 6  { X 8 }; K 7  { X 2 } -47-
48. 第 4 部分:故障树定量分析 根据上式计算: 7 P (100)  F S (100)   (  F i (100)) i  1 i  K j  F 1 (100)  [ F 4 (100)  F 7 (100)]  [ F 5 (100)  F 7 (100)]  F 3 (100)  F 6 (100)  F 8 (100)  F 2 (100)  0.01  (0.02  0.03)  (0.02  0.03)  0.01  0.0 3  0.03  0.01  0.0912 上述近似计算顶事件发生概率的方法,可用于 最小割集之间有重复出现的底事件的情况 -48-
49. 第 4 部分:故障树定量分析 三 . 底事件重要度分析 定量分析的另一重要任务是计算重要度  定义:底事件或最小割集对顶事件发生的贡献  目的:确定薄弱环节和改进设计方案  由于设计的对象不同,要求不同,所采用的重要度分析 方法也不同  常用的重要度分析方法,有概率重要度、结构重要度、 关键重要度(相对重要度)等。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具 体情况选用 -49-
50. 第 4 部分:故障树定量分析 概率重要度 -50-
51. 第 4 部分:故障树定量分析  概率重要度示例 已知: λ1=0.001/h , λ2=0.002/h , λ3=0.003/h 。试求当 t=100h 时各部件的概率重要度、结构重要度和关键重要度。 顶 事 件 T 解 :  F S ( t )  1  [ 1  F 1 ( t )][ 1  F 2 ( t )  F 3 ( t )]  F ( t )   g 1 ( t )  S  F 1 ( t )  1  F 2 ( t )  F 3 ( t ) x 1 中 间 事 件 M  g 1 ( 100 )  1 - (1 - e - 0.002  100 )(1 - e - 0.003  100 )  0.953  g 2 ( 100 )  [ 1 - F 1 (100)]  F 3 (100)  0.2345  g 3 ( 100 )  [ 1 - F 1 (100)]  F 2 (100)  0.164 x 2 x 3 -51-
52. 第 4 部分:故障树定量分析 关键重要度 -52-
53. 第 4 部分:故障树定量分析 关键重要度 顶 事 件 T x 1 中 间 事 件 M x 2 x 3 -53-
54. 第 4 部分:故障树定量分析 结构重要度  概念  元、部件在系统中所处位置的重要程度,与元、部件本身故障概率毫无 关系。其数学表达式为 1  I  n  1 n i 2  i n    i    1 i , X   0 i , X       2 n  1 I —— 第 i 个元、部件的结构重要度; n —— 系统所含元、部件的数量;  i  两种状态      0 i , X  0   1 i , X  1 ,  1 i , X   0 i , X  1      0 i , X  0   1 i , X  0 ,  1 i , X   0 i , X  0                 -54-
55. 第 4 部分:故障树定量分析 • 结构重要度示例 • 求解如图所示故障树中的底事件结构重要度 解:二个部件,共有 2 3-1 =4 种状态: 顶 事 件 T Φ  0 , 0 , 0   0 , Φ  0 , 0 , 1   0 , Φ  0 , 1 , 1   1 , Φ  0 , 1 , 0   0 Φ  1 , 0 , 0   1 , Φ  1 , 0 , 1   1 , Φ  1 , 1 , 0   1 , Φ  1 , 1 , 1   1 n 1   [ Φ  1 , 0 , 0   Φ  0 , 0 , 0  ]  [ Φ  1 , 0 , 1   Φ  0 , 0 , 1  ]  [ Φ  1 , 1 , 0   Φ  0 , 1 , 0  ]  [ Φ  1 , 1 , 1   Φ  0 , 1 , 1  ]  3 x 1 中 间 事 件 M n 2   [ Φ  0 , 1 , 1   Φ  0 , 0 , 1  ]  1 n 3   [ Φ  0 , 1 , 1   Φ  0 , 1 , 0  ]  1 I 1  x 2 x 3 3  1  1  , I 2  , I 3  4 4 4 -55-
56. 5. 分析时的注意事项 -56-
57. 第 5 部分:分析时的注意事项 可用于安全性、可靠性和风险分析。应与 FMEA 结合进 行。 FMEA 基本上是单因素分析,并可确定每种故障模式的严 酷度类别。 FTA 根据 FMEA 所确定的 I 、 II 类严酷度,选择顶事 件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  FTA  由设计人员建树,并由有关的技术人员参加审查,以保证故障 树的逻辑关系正确以及分析结果的可信  应在研制阶段的早期即进行 FTA ,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及时改 进。随着设计的进展, FTA 还要反复进行  产品定义、故障判据、建树的边界条件等必须明确 -57-

首页 - Wiki
Copyright © 2011-2024 iteam. Current version is 2.139.0. UTC+08:00, 2024-12-23 09:36
浙ICP备14020137号-1 $访客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