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人英雄到系统能力
如果无法正常显示,请先停止浏览器的去广告插件。
1. 从个人英雄到系统能力
吴坚
2. 目录
01 引子 – 英雄的故事
02 拆弹 – 为什么难复制
03 五层能力复制框架讲解
04 实践案例
05 趋势前瞻 – AI 如何助力
06 总结与探讨
3.
4. Hero
引子:英雄的故事
-
5. 互动:我们需要“英雄”吗?
6. 核心问题:为什么英雄不是被替代,而是该复制?
我们需要英雄带领团队,去突破一些难以突破的困难
团队过于依赖英雄,将成为团队发展的瓶颈
团队管理中,复利原则的重要性
7. 从个体到系统的反问
作为管理者最高的境界是什么?
如果“英雄”离职,团队能力会丢失多少?
是时候构建“系统能力资产”!
8. Copy Paste
拆弹:为什么难复制
-
9. 隐性知识难以外化
英雄凭经验判断问题源头,但无法用语言完整传达
代码“考古”,没有文档,没有注释,没有设计文档
案例踩坑:内部分享录屏,复盘文档来做“知识转移”,结果没人看
10. 路径依赖形成瓶颈
救火式开发,没有时间去建立体系化能力
组织依赖“美国队长”,新人成长被阻断
手工处理优先于机制设计,形成困局
11. 5
五层能力复制框架讲解
-
12. 复制框架:五层能力模型概览
1
2
3
4
显性化
让别人理解怎么做判断
结构化
将“脑回路”转成清单
制度化
工具化
让流程成为团队协作的桥梁
用平台和工具建立标准
13. 显性化
把经验变成材料
《QBQ!问题背后的问题》
➢ 知识 Wiki 混杂、冗余信息反而降低使用率
➢ 太浅显的分析,不能够系统的解决问题,并容易误导人
Tips: 建立标准回顾模版,先照猫画虎,钩边,填色
14. 结构化
形成团队判断模板
《清单革命》
➢ “代码评审十问”
➢ “系统设计指北”
➢ “问题检查清单”
Tips: 用清单,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强化清单任务,降低英雄的依赖
15. 制度化
流程驱动行为习惯
《制度逻辑》
➢ 引入技术委员会制度,Review,
回归测试,上线流程由制度接管
➢ 早期成员抵触,认为流程拖慢效率
➢ 后期大家认同后,沟通效率提升,充分利用流程
Tips: 团队用同样的行动节奏,减少鸡同鸭讲,流程环节紧凑,有问题优化流程
16. 工具化
让经验自动化的方式落地
➢ 实施 Lint + PR Checklist 自动检测架构规范
➢ 标准化“项目模板”避免重复搭建,减少开荒工时,增大
重用度
Tips: 结合 CI/CD 、GitHub Action、ChatOps 工具集成
17. 文化化
让分享成为组织惯性
➢ 推动内部分享文化,技术Talk
➢ 需要接地气,讲人话,不是个人炫技(包括领导者)
➢ 必要时,加入个人绩效和晋升需要
Tips: 引入失败案例分析,鼓励失败,鼓励分享失败体验
18. Show Case
实践案例
从英雄工程师到组织成长引擎
19. 五步行动清单
1 找出团队中隐性“能力瓶颈”
2 提取关键经验点,构建清单
3 推出小规模单一试点(如“设计评审机制”)
4 搭建一个自动化工具(如架构 Linter)
5 发起一次真实失败复盘分享
20. AI
趋势前瞻
AI 如何放大复制力
21. 用 AI Coding 工具突破部分瓶颈
> Coding 工具,固定提示词,帮助新人理解老代码背后的设计意图
> Agent 模式,用来补充文档,加以内部评审
> Review 工具参与 Pull Request 审核,辅助判断代码一致性
22. RAG 的团队知识库
> 代码 + 文档 联合Embedding,实现“内部知识问答库”,实现“英雄”的问答分身
> 众包模式,让团队成员参与知识共建,建立知识英雄榜
> 自发提升RAG质量,加强AI知识
23. Check List的Agentic 专家模式
> AI驱动的流程,部分取代人工判断,快速诊断
> 通过Agentic开发的沉淀,形成系统性知识
> 对齐颗粒度,保证Check List的有效性
24. AI
总结与探讨
如何让`英雄`不成为`先烈`?
25. 回顾五化模型
P
显性化
结构化
A
文化化
工具化
D
制度化
C
26.
27.
28. THANKS
大模型正在重新定义软件
Large Language Model Is Redefining The Softw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