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喝酒后我的英语变好了,是错觉吗 | 答案如下

答案如下 答案如下
2022年07月14日 04:00
图片
图片


也许你有过这样的体验:


平时英语考试,你回忆abandon的拼写都困难,然而小酌几杯后,你却会情不自禁地开始英语演讲、骂人、甚至倾诉情感烦恼,定语从句不要钱一样往外蹦,和雅思口语8.5一样自信。


社交场合中,你瑟瑟缩缩不敢与人搭话,然而浅喝几口后,你却能与敬畏的长辈谈笑风生。


喝了酒之后,你是真的变英语达人、宇宙社牛了吗?还是说,这只是你的错觉?



酒后自信行为大赏



喝酒爱好者们,往往就这样一种现象达成共识:无论多内向的人,几杯下肚,可能都会话痨到透支明年的交谈额度。


酒醒之后你扶着沉重的头,被死去的记忆攻击。等缓过劲来,你多半会意识到,清醒的你唯唯诺诺,酒后的你重拳出击。


比如,有人平时只敢发帖询问如何与crush更进一步,酒后却能对着crush大讲特讲自己对《水浒传》里“林黛玉倒拔垂杨柳”的深刻解读;


有人平日在实验室里埋头干活、一言不发,酒后却能哭着向导师致辞八百字,以示知遇之恩;


图片
图片

平时你可能深度社恐,几杯酒下肚却变成资深社牛 / 图虫创意


有人面对雅思口语都要背100篇范文才敢模考,酒后却能对着路过的流浪狗念诵三分钟英语,接着震声询问:Why don't you talk?! Is it because my spoken English is not good enough? ——可能还附赠一些苏格兰粗口。


有人痛定思痛发誓不愿再喝,有人另辟蹊径总结出了这样一条经验:关键时刻前稍微喝点,轻轻松松自信做人。


于是你可以看到网友们纷纷分享自己喝酒壮胆的心得体会:


也许是在雅思口语前,喝上一小杯百利甜;也许是在presentation前,倒一点啤酒助兴。


图片
图片

热情友邻现身说法 / 豆瓣


一些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也注意到了这种现象。


早在1972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者对87名本校学生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小酌过后,这些学生们的泰语说得更地道[1];


图片
图片

喝酒壮胆,这也可能是有人选择在酒吧交友的原因 / 伦敦生活


英国和荷兰的研究人员合作测试了50名以德语为母语的大学生,结果也发现,喝了酒的学生,在说起刚刚学的荷兰语时,更像那么回事[2];


德国的心理学家甚至让60多名社交恐惧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患者在酒后演讲,而这些社恐患者在饮酒之后,认为自己演讲时不那么焦虑了[3]。


停停,在端起手里的酒杯之前,你有没有想过,酒精到底是怎么让人更自信的呢?



我变冲动了,也变强了



喝酒对自信的改造,可以从说说外语这件小事上看出。


在你清醒时,可能自觉是个abandon背了几十遍的英语废柴,想在国外课堂上用英语提一个问题,脑子里要排练十遍。


根据情感过滤假说,“不自信”这种负面情感因素,干扰了你学外语的过程[4]。


饮酒恰恰会增加额外多巴胺,减少负面情绪[5]。酒精“溶解”了讲外语的干扰项,我们心中那些自我怀疑的情绪淡去了,良好的自我感觉占领高地了,也就能张口就来了。


图片
图片

要流畅讲话,自信的感觉必不可少 / 图虫创意


酒精除了排除干扰项,还能给我们加上额外buff:酒精近视。饮酒后的你,就像被摘掉眼镜的近视眼,只能顾及眼前一时的体验,缺乏高瞻远瞩的视力。


而正是这种“近视”,让你放下对未来的担忧,转而专心当下的体验[6]。


就好比,原本清醒的你面对雅思口语考试,可能会顾虑:再考还够不上申请的门槛怎么办……重新抢考点还能抢到吗……考试再因为疫情被取消怎么办……没有学上怎么办……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这时如果喝了酒,你的脑子里盘旋着的问题可能就变成了:考点空调怎么这么冷?


当你放下了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的顾虑,自然会变得不那么谨慎,显得更“自信”了。


图片
图片

面对考场,专心当下恰恰是最好的状态 / 图虫创意


“酒精近视”,不仅影响你对环境的观察,也会局限你对自我的认识。饮酒后,你会越来越觉得自己真的真的很不错。这种心态甚至会发展到有点自恋的程度[7]。


实验也证明了,酒精会让人过度乐观地评估自己的能力。清醒时你觉得自己摆烂,喝醉了你觉得自己摆得灿烂[8]。


神奇的是,即使没有一滴酒精进入你的循环系统,这种酒后自信或许仍然可以在你体内生成。


新西兰的研究者曾设计了个“假酒害人”的实验:受试的148名大学生被告知,为了做实验,一会他们得喝点酒。


学生们在摆满了酒瓶的吧台边入座后,一个酒保打扮的人接着从Absolute Vodlka的瓶子里倒出一杯透明的液体,加入汤力水、冰块、小青柠后对他们说:“您的伏特加汤力水好了。”


图片
图片

心理暗示让没喝酒的受试者也“醉”了 / 图虫创意


环境中的种种要素,对学生们给出了“你喝了酒”的强力暗示,但实际上,他们喝下的,只是一点清纯的汤力水。


尽管滴酒未沾,学生们还是在心理暗示的作用下,像真喝了酒的人一样容易受到误导,并展现出盲目的自信。有的受试者,甚至还在得知真相后感到非常惊讶,坚信自己绝对喝了点带度数的[9]。


酒壮怂人胆,虽然你真没喝,可是酒也一样“上头”。就算喝下的是白开水,也一样可以自信起来。



你不尴尬,但别人会替你尴尬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要决心在无领导小组面试之前灌三杯威士忌,然后就能愉快地自我膨胀,咄咄逼人,勇敢到鲁莽……


别急——这个量,你很可能把握不住。


各种研究综合表明,小酌可能让你的表现更佳,但喝多了会让你表现更差,所有人都听得出来。


在开头提到的两个关于外语习得的研究中,学者提供给受试者的都是小剂量的酒精。于是他们的结论也审慎地强调,小剂量哦!只是一种可能哦[1][2]!


图片
图片

你可能想靠酒壮胆,但一旦多喝了几口,后果可能不是社牛,而是社死 / 图虫创意


不过,语言学研究已经明确了:当你大量饮酒时,人人都能听出来你醉了。酒精会影响发声器官的运动,进而明显影响饮酒者的演说[10]。


与清醒状态相比,醉酒后的语音速度较慢,声音起伏更低,整体更“气泡音”。你的发声和呼吸器官,都会在酒精的作用下产生自己的想法,在你说话的时候不听指挥。而这一点,在场的人都能听出来[11]。


另一个实验中,喝高了的受试者,在演讲中使用了超量感叹词,并出现了漏词和改词的现象[11]。


在之前提到的那项针对社恐的实验中,尽管社交恐惧症患者在饮酒后感觉自己不那么焦虑,但是听众却能一耳朵听出他们喝酒了,并因此给他们的表现打了低分[3]。


一时的盲目自信,代价可能是长久的社死。


图片
图片

在电影《酒精计划》里,教师们试图通过饮酒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结果滑向了失控 / 酒精计划


饮酒只能为一时的自信助力。如果依赖酒精为信心供能,会让自己持续地在两种错误的自我认知之间摆荡,还有可能导致酒精成瘾,损害认知和运动功能。


无论是学习外语、公开发言,抑或是面试中,想要提升自信,最终还是得靠细水长流的练习与积累。


毕竟,谁也说不好,这一杯下去,明天的你会不会在社死组组员脚趾抠出的千亩大别墅里醒来。


撰文丨Yashin




图片

[1]Guiora, A. Z., Beit-Hallahmi, B., Brannon, R. C., Dull, C. Y., & Scovel, T. (1972). The effects of experimentally induced changes in ego states on pronunciation ability in a second language: An exploratory study.

[2]Renner, F., Kersbergen, I., Field, M., & Werthmann, J. (2018). Dutch courage? Effects of acute alcohol consumption on self-ratings and observer ratings of foreign language skills. Journal of Psychopharmacology, 32(1), 116–122.

[3]Stephan Stevens, Ruth Cooper, Trisha Bantin, Christiane Hermann, Alexander L. Gerlach, Feeling safe but appearing anxious: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alcohol on anxiety and social performance in individuals with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Volume 94,2017,Pages 9-18,ISSN 0005-7967.

[4]薛榮. (2005). “情感過濾假說” 及其在外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平原大學學報, 22(2), 106-109.

[5]Boileau, I., Assaad, J. M., Pihl, R. O., Benkelfat, C., Leyton, M., Diksic, M., ... & Dagher, A. (2003). Alcohol promotes dopamine release in the human nucleus accumbens. Synapse, 49(4), 226-231.

[6]SSteele, C. M., & Josephs, R. A. (1990). Alcohol myopia: Its prized and dangerous effect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5(8), 921.

[7]Lac, A., & Berger, D. E. (2013).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Alcohol Myopia Scale.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25(3), 738.

[8]Tiplady, B., Franklin, N., & Scholey, A. (2004). Effect of ethanol on judgments of performanc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95(1), 105-118.

[9]Assefi, S.L & Garry, M. (2003). Absolut memory distortions: Alcohol placebos influence the misinformation effect. Psychological Science, 14, 77-80.

[10]Chin, & Pisoni, D. B. (1997). Alcohol and Speech. Academic Press.

[11]Pisoni, D. B., & Martin, C. S. (1989). Effects of alcohol on the acoustic‐phonetic properties of speech: perceptual and acoustic analyses. Alcoholism: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13(4), 577-587. 

图片


图片


文献审核 | 八   尺 内容编辑 | 言   柯

图片编辑 | Yashin 微信编辑 | 小夏夏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修改于2022年07月14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答案如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