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持续改进|需求优先级评估模型

Zoe 科技中通
2022年04月25日 08:30
图片


前情回顾

上篇说到订单中心团队通过迭代回顾,找到并共识了急需改进的事项-需求插队,并承诺在下个迭代改进执行。

指路前篇→《“迭代回顾”--团队持续改进的助推剂》,可在阅读完本文后在文章末尾点击【阅读原文】。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中台研发部的订单中心团队,一起来看看他们的“需求优先级”模型及应用实践。

图片

“需求”是团队工作的源头,对需求做好优先级排序不单单是产品经理个人核心技能的体现,更是影响团队生产效率和价值的重要因素。


相信很多团队都遇到过业务期望高、开发时间短、资源有限等问题,此时团队需要权衡需求价值、人力资源、预算等约束条件,快速评估每个功能的相对重要性,做好优先级排序,才能有助于团队规划,以最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






图片

产品经理韩st、技术负责人胡jg、项目经理蒋f、李yy从订单中心的产品结构、技术框架等实际情况出发,并结合Kano模型、WSJF模型等主流需求优先级评估方法,按照“等级”、“目标”、“战略契合度”、“需求提出方/关注人”、“紧迫度”五个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01
     等级    

团队通过对需求的等级进行评分:

等级得分
核心需求5
必要需求4
扩展需求3
关联需求2
调优需求1
02
     目标     

团队通过对需求的价值目标进行评分:

目标得分
创造营收5
降低成本4
对标竞品3
用户增长2
改善体验1
03
  战略契合度 

团队通过对需求与战略的契合度进行评分:

战略契合度得分
管理层指派5
重点项目4
普通项目3
部门OKR关联事项2
日常工作中由各团队发起的需求1
04
提出方/关注人

团队通过对提出方/关注人所在的职级进行评分:

提出方/关注人得分
董事长/总裁办5
一级部门负责人4
二级部门负责人3
三级部门负责人2
员工1
05
    紧迫度    

团队通过业务方提出的期望完成时间进行评分:

紧迫度得分
业务方要求一周内完成5
业务方要求二周内完成4
业务方要求三周内完成3
业务方要求四周内完成2
业务方要求五周内完成1

以上是影响需求优先级的5个因素评分标准,当然这五个维度也有主次之分,对应不同的权重系数,进而计算出需求优先级得分:

影响因素系数
等级X1%
目标X2%
战略契合度X3%
需求提出方/关注人X4%
紧迫度X5%

需求优先级得分=等级*X1%+目标*X2%+战屡契合度*X3%+需求提出方/关注人*X4%+紧迫度*X5%

(PS:大家可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自行调整系数,只要确保X1+X2+X3+X4+X5=100)


图片

订单中心的“需求优先级”模型,从订单中心日常工作的客观环境及干系方出发,做到了最大限度的兼容,不仅方便了产品经理、技术负责人对需求做优先级排序,同时也让团队成员对当前的工作优先级能一目了然,做到心中有数。



图片
目前该模型已在订单中心团队适用,以下为需求池中部分需求排序情况:

图片


与此同时该模型还具备可扩展性,通过增加“工作量”及“风险”还可以帮助团队输出对应的需求排期。

团队通过定时(每周一)、定向(干系方团队,如C端、掌中通)的消息发布,可让其他团队快速了解订单中心开发进展,如下图:

图片

以上就是订单中心需求优先级排序的模型及实践心得分享。不同的团队,所处环境不同,需求优先级评估时考虑的因素也各有不同,此模型分享给大家作为参考,可结合团队特性去探索适合自己团队的可落地的需求优先级评估模型。
图片

RECOMMEND

往期干货

•大数据测试|中通科技大数据质量保障探索与实践(上)

•大数据测试|中通科技大数据质量保障探索与实践(下)

•质量度量|中通科技全面质量管理实践探索

•中间件测试|ZCAT监控平台测试探索与实践

•扩展Kubernetes调度器(上)

欢迎各位技术大佬向本公众号积极投稿,提升经验分享、信息互通的技术交流氛围,共同解决技术难题、共同进步!(投稿咨询请联系科技与信息中心助理室 徐蕊)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科技中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