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说一个不太好的产品设计

唐韧 唐韧
2020年09月02日 05:03
今天分享两个产品设计的案例,是关于体验设计一致性的问题,也是我发现很多产品存在的问题。

这款产品是我平时使用频率比较高的「知识星球」App,在用户分类上,我属于专家型重度用户。

平时跟知识星球团队也提过不少需求和优化改进建议,今天这两个案例我觉得很多读者在产品设计中可能也会遇到,所以分享下。

第一个,不同终端产品规则设计的一致性问题。

我在星球里每周一到周四会有固定专栏,都是不同类型的,每个专栏我都设计了一个封面。

知识星球的产品形态是将内容以时间轴信息流的方式呈现的,跟朋友圈类似,区别是能上传文件和链接。

在我的日常习惯里,上传文件和图片一般在PC端完成,而且可以同时上传。

呈现结果是这样的。

图片


在发布页面,支持图片、视频、文件、话题的添加,但图片和视频不能同时上传,因为涉及到展示样式互斥。

这一点,和朋友圈也是一样的。

图片


今天因为我人在外面,没有 PC 环境,于是就改用手机上传了。

可当我从微信里打开要上传的文件然后再选择用知识星球打开后,发现不能上传图片了。

本以为修改时能补充图片,于是发布成功后再去修改页面上传图片,发现还是不能上传。

当我回家后用 PC 端修改时,又可以上传图片了。

接着,我补充上传了一张图片,然后又回到手机上点击修改,此时发现手机又支持上传图片了。

这就有点让人混乱了。

图片


我帮你们梳理下逻辑。

首先,PC 端是支持图片和文件同时上传的,这一点没毛病,而且我也有这个需求。

其次,用手机端打开文件,此时是不能上传图片的,跟 PC 端规则不一致。

再次,用 PC 端去修改手机端上传的文件主题并上传图片,然后回到手机端,上面第二点提到的规则就被打破了。

结论就是,PC 端和手机端对于图片和文件上传规则不一致,且相互可以破坏对方的规则。

我认为这是一种不太合理的设计。

咨询了知识星球团队的产品经理,他们说这样的需求比较少,而且同时传图片和文件可读性比较差,所以只保留了 PC 端能同时上传。

我不太认同这样的说法。

我认为可读性不是问题,两端功能体验不一致却很奇怪,而且手机端没必要做这样的限制,灵活一点比较好。

图片和视频不能同时发,可以理解。图片和视频在展示上互斥,但图片和文件不存在互斥的情况。

所以,这种不同终端产品规则不一致的情况,会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而且本身也是一个逻辑 bug。

第二个,不同平台产品交互设计不一致。

我是同时使用iPhone和安卓手机,但发现知识星球在这两个平台的主页交互设计会有不同。

底部发布主题的按钮样式和交互方式都不同,iOS 是底部居中显示,Android 是底部靠右显示。

图片


iOS 是点击一次即可进入主题发布页面,Android需要先点击绿色按钮展开菜单,再点击发布按钮,需要点击两次。

这个视角,是作为星主视角,不是普通用户视角。

另外,iOS客户端的发布按钮会在滑动信息流时隐藏,而Android客户端是一直固定的。

这种设计的不一致性,对于单一用户来说没有影响,因为都是习惯于自己看到的方式。

但这种不一致性我觉得没有必要。

星球团队可能是在做可用性测试,通过不同的设计来验证哪种方案更好,要是没有客观数据的情况下,主观上其实不好判断。

再就是发布主题的按钮位置,之前是在顶部,现在移到了底部。

对于我这种经常发主题的用户来说,位置的变化会造成一段时间的极度不适。

每次想发主题,都会不自觉去顶部点,结果发现按钮改到了底部。

在这种场景下,用户形成的记忆认知其实是固定操作路径,而不是样式和文案。

这也是改变产品操作路径一定会带来的问题。

记得之前新浪微博改变发布微博的入口位置,就遭到了很多网友的吐槽。

包括微信多年前专门为Android做过一个版本,把底部四个tab放到了顶部,结果也是被一众吐槽,后来又给改过去了。

所以你看,现在微信的整体设计都是基本一致的。

产品一旦有了用户基础,就一定会形成一部分用户的固定认知。如果后期产品变化太大,或者改变用户常用习惯路径,势必会带来体验下降。

就跟小区施工拦路一样的,其实距离上没变化,但是小区居民会觉得不爽,因为改变了他们的固定习惯认知。

改了后如果更好,那也需要一段时间来形成新的习惯认知。


-完-


推荐下我自己另一个公众号「二叉叨」,每天下班前划水时间推文,工作日日更,没关注的推荐关注下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唐韧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