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PMBOK 7th管理模型介绍系列--五分钟了解情境领导力® II

苏宁金融--陈辉 苏项荟
2021年11月09日 09:44


前言


PMBOK第七版面世已有数月,有不少同学反馈对《模型、方法和工件》章节很有兴趣,但书中内容过于简略,比如领导力模型部分仅有概念简介,跨文化沟通模型只介绍了模型理念,让人只能望书兴叹。为了便于伸手党,也为了不至于让宝藏蒙尘,计划逐步汇总整理相关模型介绍,以供大家了解参考,模型介绍顺序会大致按照书中内容结构。文章定位为知识理论普及向,大牛请跳过本文,小白伸手党同学们请关注更新:)


领导力模型介绍之情境领导力®II





一、情境领导力II和情境领导力




情境领导力II,英文全称SituationalLeadership II,虽然名字看着像某二代,实际上和情境领导力是兄弟关系。1969年保罗·赫塞(PaulHersey)同肯·布兰佳(KenBlanchard)共同提出情境领导理论,1979年肯·布兰佳与保罗·赫塞分道扬镳,注册情境领导II®商标,之后情境领导力II和情境领导力两者就各自发展至今。情境领导力II与情境领导力在核心理念和应用方法步骤上并无不同,了解了情境领导力II,也就约等于了解了情境领导力理论。





、情境领导力®II简介




情境领导力(下文所述及的情境领导力及情境理论,均为情境领导力®II内容)关注的是具体场景中的领导行为,其理论的精髓在于领导风格与员工能力和需求的匹配,领导者要根据不同员工的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领导行为(打工人真是不容易,员工要学习管理上级,好不容易当了上级,还要学习适应员工图片)。


1、情境领导力模型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情境领导力模型图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看,上半部领导形态部分及下半部员工发展阶段部分:领导形态部分将领导行为分为指导行为和支持行为两类,并按照领导行为从低到高构建坐标系,坐标系再按领导行为低和高划分为四块区域,就是四种不同的领导形态。

员工发展部分与领导行为坐标轴有对应关系,员工个人发展程度越低,所需指导或支持越多,反之则所需指导或支持越少,故模型图中个人能力发展箭头是从右至左,发展程度越来越高。

为便于理解,下文按照员工发展阶段、发展需要,对应领导行为的逻辑顺序进一步解析情境领导力模型。

2、情境领导力的核心要素解析

情境理论认为员工面对不同工作的胜任力不同(胜任力由工作能力及工作意愿构成),并将员工胜任力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员工有不同的需求。与员工的发展阶段相对应,领导者也需要有不同的领导行为。


(1)员工的能力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图片


(2)不同发展阶段的员工有不同的发展需求
图片


(3)针对员工的不同发展阶段,应有不同的领导行为

图片


3、情境领导的实施步骤及注意事项

(1)情境领导力实施步骤
  • 识别员工的任务,诊断其在当期任务所处状态(D1-D4);

  • 针对具体任务,选择合适的领导方式(S1-S4);

  • 与员工就所处状态及领导方式做沟通,制定联合计划

  • 定期回顾,检验效果,及时修正。


(2注意事项
  • 情境领导强调变化,变化关注三个方面:任务情况及环境的变化、任务过程中员工能力的变化、针对上述变化对应领导风格变化;

  • 情境领导力强调与员工建立伙伴关系,“情境领导 II不是你对员工做什么,而是你和员工一起做什么”。













































往期推荐:
PMO的三种思维修炼之路
重温“商鞅变法”予PMO思维认知
浅谈PMO赋能那点事儿
“组织解码”- 激发团队潜能实践一二三

本期编辑|小萝卜
特别敬告|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苏项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