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吃鱼吃出小石子你先别扔!有的可以当宝石

达达 博物 2024年08月07日 03:18

爱吃鱼头的同学,吃鱼头时有没有被硌过牙?一口咬下去被小石子硌得半天动不了嘴。这是鱼没洗干净?是鱼吃了石头?还是吃到了鱼的牙齿?


图片

羊鲷:是在说我么?


图片

鱼头里的小石子是啥?


我们吃鱼,尤其是黄花鱼等海鱼时,鱼头里时常“埋”着白色“石子”,一不留神就会硌得脑壳共振。吐出来一看:大小、形状都与大米粒相仿,质地坚硬,细看还有珍珠光泽——难道鱼脑子里也能长珍珠吗?


图片

差点把牙给硌崩掉


当然不能,这些“石子”实是鱼头的固有配件。你大概听说过,人耳深处有3对听小骨(左右耳各一套),用来传递声音震动。鱼类也一样:鱼的耳朵藏在脑壳内部(多在后脑勺位置),外面看不出来。


图片

人耳的听小骨。如果耳石从耳膜上脱离,就会使人感到强烈眩晕。图源:wikipedia


鱼的耳内也有3对称作“耳石”的小骨,负责传递声音、感知平衡。鱼耳石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碳酸钙和有机物质,3对形制各异:通常“微耳石”较小,呈圆片状;“矢耳石”较大,多为薄片箭头状;“星耳石”最小,很难见到。

图片


图片

鱼类也有“身份证”?


很多食用鱼类,我们在鱼头里吃不出“石子”,并不是鱼没长耳石,而是它们的耳石太小(直径仅一两毫米),很多还是透明的,吃鱼时不易发现。不同鱼类的耳石大小、形状差别很大,绝无雷同,堪当鱼类的身份证。


图片

各种鱼类的矢耳石


像鲫鱼、鲤鱼这些鲤形目鱼类,3对耳石中以微耳石最大,但也不过小米粒大小。而鲈鱼、鲷(diāo)鱼及大部分海洋鱼类,则是矢耳石最发达;但它们矢耳石的形状各异,虾虎鱼的多呈圆盘状,而扁鲹(shēn)的更像个箭头。


黄花鱼所属的石首鱼类,以矢耳石大而厚重著称,最大的堪比5分硬币。发达的耳石,赋予这类鱼超强听力,它们大多能在水下“发声”交流。不过硌到人牙最多的,估计是它们。也正因为“脑壳里藏石头”,这类鱼才被命名为“石首”。

图片

小黄鱼的耳石


耳石坚固耐久,就算鱼已经死不见尸,科研人员也能靠耳石鉴定物种。比如调查大型鱼类,或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组成时,只要能在胃容物里找到耳石,就能倒推出食物“身份”。在古生物学领域,凭借耳石化石,亦可推测出大致类群。


图片

耳石“硬盘”:精确记录“鱼生”


除了用作“身份证”,耳石还记录了“鱼主”的生命历程。将耳石(3种均可)打磨成薄片,透光观察,能看到一圈圈同心环纹——这些交替排列的沟、脊结构,是耳石的“生长纹”

图片

大鳞鳍虾虎鱼的矢耳石


它的形成原理类似树木年轮:夏季水温高、食物充足,鱼加速生长、耳石增长也快,就会形成凸起的脊;冬季水温低、食物匮乏,鱼的生长放缓,耳石便形成凹陷的沟(暗带)。


在季节鲜明的水域,只要数数生长纹的圈数,就能知道鱼的准确年龄。(复习树木年轮可戳听说有的人数学很好,却不会数年轮?


若增大显微倍数,还会发现相邻两条“年轮”之间,有很多更细的环纹——这是以天为单位的“日轮”。一天之内,鱼类生长也有快有慢:白天光照足、温度高,鱼长得快;夜晚没了亮、温度低,鱼类生长也变慢


图片

耳石上的日轮


曾有科学家做过实验:将鱼养在光照、温度恒定的环境中,耳石便不再有日轮形成了。对那些寿命不满一年的短命鱼来说,就得依靠数日轮来算它活了多少天。


生长纹的疏密,还和鱼的成长环境、年龄阶段有关。环境适宜,鱼长得快,生长纹间距宽,反之间距就窄。通常初生小鱼长速最快,随年纪增长逐渐放缓,因此生长纹一般中心间距宽,越往外越密集。


其实鱼的身体里除了耳石,还有些别的“小石块”值得关注,有的甚至可以当“宝石”。


图片

青鱼的喉骨做文玩?


文玩市场上有种“青鱼石”:颜色浅褐,晶莹剔透如玛瑙、琥珀它是青鱼咽喉处的角质垫,大的堪比鸡蛋。青鱼活着时,用它配合“咽喉齿”,来碾碎螺、蚌的硬壳。

图片

青鱼原石表面粗糙,打磨抛光后才能显出“身价”


所有的青鱼都会长青鱼石,常吃螺蛳、蚌壳等软体动物的青鱼用它破壳。这块“鱼石”抛光后,就能呈现玛瑙、琥珀的光泽和质感。


图片

青鱼石文玩配件。青鱼石又叫“鱼惊石”,民间相传能防止小孩受惊吓。


不过它的成分毕竟是蛋白质类有机物,质偏软不宜雕刻,且不耐高温,所以通常加工仅限于抛光。其实鲤鱼、鲫鱼等鲤科鱼类咽部也有类似“石头”,但太小不够把玩,“草鱼石”大些,在市场上多用来冒充青鱼石


图片

青鱼


图片

带鱼也会“骨质增生”?


带鱼身上,还常见一种骨质小瘤:通常在鱼骨中部膨大成圆球,能有黄豆大小。带鱼的骨瘤,相当于人类骨质增生,对鱼没啥影响。


图片
图片

带鱼身上的骨瘤


其实不只带鱼,很多鱼类,尤其是热带种类都会长骨瘤。骨瘤形成与水温相关:常见于热带产的带鱼身上,温带的较为少见,因此看看骨瘤多少,就能猜出大致产地。


图片


有经验的食客,会专挑骨瘤少的带鱼吃,因为热带的带鱼口感相对松散,不如油脂丰富的冷水带鱼好吃。



戳戳下图👇一起来抽盲盒啦!

图片


撰文 | 达达

摄影 | 达达、唐志远

绘图 | 郑秋旸 

本文原载于《博物》杂志2024年7月刊

微信编辑 | 未末

修改于2024年08月07日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博物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