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情境领导力之于熊孩子成长记(1)

DAVE HU 胡说身边管理学及实践
2020年05月06日 16:18

前序:

情境领导力是指领导者的领导方式,应同下属员工的成熟程度相适应,在下属员工渐趋成熟时,领导者依据下属的成熟水平选择正确的领导风格取得成功。

广义的情境领导力,还应当针对不同性格以及不同驱动力的下属采用不同的领导方式和沟通方法。

作为管理者专栏,在分享情境领导力时,我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说起,是想通过身边的具体故事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管理学理念和实践工具。

我只分享我实践中得出的认知和理解,无干货,不分享:

家中三个熊孩子

首先,属于不同年龄段,成熟度不同:

小弟四岁,幼儿园中班;
哥哥八岁,小学二年级;
姐姐十三岁,初中二年级;

不同年龄有着不同的诉求:

弟弟吃喝玩乐为主,慢慢有了自我的意识;我怎么那么难啊,我每天要看那么多书多累啊,是他看书时的口头禅;

哥哥到了自我意识很强的阶段,以我为中心,除了吃喝玩乐,慢慢开始对生活进行思考;大周末的大清早问我,爸爸,你今天没有去上班,不挣钱怎么养我们!

姐姐到了青春期,感觉自己和成年人一样了,对职业,对人生有自己的想法和理想,在美满的理想中却不得不面对现实的骨感:要开跑车,住洋房,可不是富二代,该怎么办?

三个孩子,特征和性格迥然不同:

为创作而生的青春美少女,浑身上下都是艺术细胞,房间里每个角落都是作品(哪怕是一只刚换下来的袜子),多到偌大的房间你无从下脚;姐姐是梦想家,富有创造力,争强好胜,同时不注意细节和组织性。

睡觉前也要把拖鞋摆好,三天内的事情没有计划好就睡不好觉的哥哥。1号查资料,2号做画板,3号准备,4号演讲,然后4号晚上可以把唯一的门牙拔掉了!你都不知道他拔门牙是怕影响形象还怕影响发音,反正他是提前一周就计划好了。哥哥讲条理,重计划,也是争强好胜,很难接受不确定性。

佛系的弟弟,与世无争,姐姐会画画,会拉大提琴,哥哥会玩游戏会踢球,他们什么都会没关系,我什么都吃!弟弟性格温和,不好争胜,乐观爱笑。

那么,对于这样多样化的三只神兽,作为驯兽师的父母,该怎么做呢?

今天,我们一起讨论一下情境领导力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实践!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一)不同的年龄段和成熟度,不同的教导和支持

我们举个阅读的例子。

因为阅读是学习的基础,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根基。

虽然现在有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提供视频音频内容,让孩子去认知世界,了解知识。

但书本文字或图画,作为最为传统的作者的单方沟通方式,就是孩子打开这个世界和社会的第一扇门。

阅读不只是识字,更是养成学习专注力的最好方式。

因为,阅读比看电视更需要专注和动脑筋。

同时,疫情开始时,为了我们在家相对安宁的办公环境,让孩子们安安静静看书真得是最好的选择。

让孩子读书不只是让他们内心安宁,而是让我们获得安宁。

1)弟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是陪读出来的

孩子其实从一两岁就可以从看图书开始阅读之旅,颜色越鲜艳越好,那时他们只看颜色,看不懂内容。

接着动物画册,他们喜欢的卡通人物。
看得懂看不懂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翻书的动作和纸质以及对墨香味道的熟悉。

四岁起,上了幼儿园其实就可以开始识字,简单阅读了。特别是英语相对容易阅读。或许拼音也是一样,我没有经验不好发言。

弟弟的阅读是陪出来的,书一开始可以给他他喜欢的,慢慢地可以给他定个目标,养成每天需要完成一定阅读量或阅读时间的习惯。

在这期间,哥哥姐姐,以及爸爸妈妈一直起着陪伴和榜样的作用。

并且每次阅读,都让他从中获得乐趣和认可。

兴趣很重要,但坚持,以及坚持后养成的习惯才是最好的老师。

孩子永远在模仿中成长。模仿中不断通过独立思考来慢慢成长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总之,弟弟的阅读还在启蒙阶段,你可以听听他的想法和叙述一些书的内容。

但给什么书,什么时间看书,看多久,不但需要你来决定,还需要你花时间陪伴甚至跟读,直到他看懂。

慢慢地,就可以让他自己独立看书了,看那些看过十遍八遍的熟悉的书,直到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

(对于小弟的阅读习惯,之前有分享,请关注后爬楼梯)。

2)同样是阅读,哥哥就不需要陪了。但你需要帮助和指导他

哥哥在幼儿园期间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其实我们也想同样的方法用在弟弟身上,结果让我们发现不一定行的通)。

阅读习惯养成以后,哥哥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了。

从一年级起,每天半小时中文,半小时英文,雷打不动。

每天一篇中文或英文写作也是坚持下来的。

不管在旅行还是周末,一本书,一支笔,一个本子要成为标配。

对于养成阅读习惯并且具备一定阅读能力的哥哥,需要帮助的是和他一起选择书,既不能都听他的只看漫威英雄联盟,也不能一厢情愿地让他看名著。

哥哥喜欢科学和探险,相关题材的书他会当成消遣。

半小时的阅读会是老师建议或布置的阅读。这样一来,其实每天会有一个半小时的阅读。

除了需要和他一起讨论,选择合适他的书。

阅读期间,我们会定期和他讨论一些书的读后感,同时给他一些建议或帮助:作者是怎么描写细节的:比如春天的样子,比如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情绪变化。

不懂的科学知识和历史知识,你需要帮助答疑或者叫他如何“必应”或“百度”。

总之,你需要和他讨论,给一定的建议和定期的指导和支持。

图片


阅读同时是写作的前奏,书读多了,自然就想模仿作者通过画画或文字来表达自己。

你需要鼓励并指导他把阅读能力延伸到写作能力。因为对于写作能力,他相对就不成熟多了。

3)姐姐早就有阅读的自由了,你能做的只是支持和交流。

你能做的就是等她找你帮忙买书。如果你推荐书给她看,首先你需要和她沟通,让她自己内心驱动去看。

让她来决定,而不是你。

从初一起,她每年都会努力看完两本英文名著。

面试时,和校长讨论大仲马无疑是很加分的,这也进一步鼓励她去进一步挖掘文学的深奥和美妙。

她的阅读只能是她自己的求知欲驱动着她在书籍的海洋遨游!


图片


当然,如果可以,你也不妨让她推荐一些书给你看,你们可以共同交流平等沟通。

通过交流,你可以更好地了解她的想法和阅读驱动力的变化。

有时通过书的沟通,可以偷偷卖点你对人生,社会以及这个世界的看法。说教只会让你碰一鼻子灰。

书,或者电影,或者新闻,成为我们和女儿沟通的载体和润滑剂。


在共同探讨《动物庄园》的过程中,我们分享了社会,政治和人生的平等等问题的看法。


图片



从弟弟的陪读,哥哥的引导,姐姐的交流。
其实就是不同成熟阶段的不同领导力。管理学上叫做情境领导力。

下一章分享不同性格和不同驱动力的不同领导方式。请关注!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胡说身边管理学及实践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