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如何与合伙人重新划分股权?

高维学堂 科学创业派
2023年08月24日 13:00

图片


 高维君说:


在天气好时修屋顶,提前做好股权规划,基于企业的最终目标,与合伙人友好协商;不要等这颗“不定时炸弹”引爆,悔之晚矣。



内容来源 | 高维学堂《动态股权设计》

高维学堂常驻导师 | 张杰

编辑 | 高维君



很多学友公司都在用静态股权分配形式——创业之初就分配好股权,而在公司没有重大变化前,不调整股权结构,年底收益分配,也按照原始股权结构进行;但随着企业发展,很多企业会出现老股东坐享其成、老人贡献低新人进不来等情况。作为创始人,如果想重新分配股权,是否有一些安全可控的方法?



01

方案一:股权直接调整



如当年的海底捞:张勇(创始人)直接提议按照注册时的价格回购施永宏(创始合伙人) 18%的股权。


使用这个方法前,创始人要首先评估,现有股权结构所带来的风险与企业长期价值之间的平衡。因为一旦谈崩,很有可能核心团队一拍两散,对公司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所以如果目前的合伙人关系对公司未来有极大影响,那么长痛不如短痛,冒险是有价值的。


在谈判开始前,创始人要与合伙人就公司长远目标达成共识——我们最终都希望公司未来有好的发展,那么谁更能带领企业完成这个目标;就像当年的海底捞,施永宏最终答应了张勇的建议;数年后,张勇带领海底捞上市,而施永宏手上剩下的股权也价值数百亿,不仅完成了当初的理想,个人也实现了财富自由。


图片

▲高维学堂常驻导师 张杰



02

方法二:设计动态分配机制



即每位股东拿出等比股权,建立股权池,接下来基于对企业的贡献程度,分配股权收益。


保证动态股权的成功,核心需要抓住「三个一」。


一个共识:合伙团队需要共识“动态调整”的公平性及对合伙人价值评估的客观性,需要打破“作为股东,理所当然可以享受公司100%的成果“的心态。


一个可量化、可实现的里程碑:这也是动态股权的精髓,用一个结果衡量所有人的贡献。


如果不设置里程碑,年底依然会按照股东自我陈述的贡献、凭感觉分配,一方面,动态分配机制就会流于形式,并没起到实质效果,影响创始人在合伙团队中的领导力;另一方面,每个人都会用过程衡量自己,用结果衡量别人,也无法真正起到激发合伙团队动能的效果。


一个股权比例:这是动态股权落地执行的第一步,即每个人要拿出多少股权用于动态分配。具体数额需合伙人团队需共同商定达成共识。也无需一步到位,先以大家都能接受的比例开始尝试。



03

方法三:存量与增量区别分配



即与上一年利润相比,存量部分按照原始股权比例分配,增量部分采取动态分配机制。


这也是动态股权的形式之一,只是并没有一开始就调整原始股权,在谈判过程中,减少合伙人团队间的冲突风险。不过这种方法有一定局限性:


一方面,更适用于有持续增量的企业,有增量,才有动态分配的份额。


另一方面,并没有根本解决原始股权分配问题;不过这可以作为一种过度手段,降低合伙人对股权调整的敏感度,给彼此一些时间,让合伙人认识到动态分配给企业发展带来的益处,为最终股权调整做好铺垫。


图片

▲《动态股权设计》课堂现场



04

方法四:认缴增资



即通过改变注册资本,调整股权结构。

图片

这个方法使用时若选好时机,可以起到一石多鸟的作用。因为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适当提高注册资本对企业融资与估值都有正向帮助,同时表达了大股东认为企业未来发展利好,向员工与合作方传递信心。



05

方法五:对创始人进行股权激励



即在股权激励池中拿出一部分激励创始人。这是一种较为隐蔽也较为正向的策略。


如2018年上市前1个月,小米对雷军进行股权激励,且除禁售期外,无其他限制条件。这不仅是对雷军带领企业取得阶段性战略成果的认可,更是企业对雷军个人能力的肯定;同时向员工传递领导者高能力、企业发展利好的信号,从而增加员工对企业的信心,对股权激励的成功落地,也起到一定辅助作用。


以上就是股权比例调整的5种方法,今天我们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它们的基本思路,实际操作过程中比较复杂,还请咨询相关的专业人士。


其实,股权比例的调整不要等事情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才开始想着手解决问题。越早规划,越有机会选择适当的时机,越有充足时间使用科学的方法,规避风险,减少损失。


图片

▲《动态股权设计》课堂现场


当企业有以下两种情况时,建议创始人尽快、提早规划:

1、企业缺少实控人(股权占比以及企业经营话语权两个维度)。


2、股东对公司发展贡献极小或毫无贡献(这里要注意,公司法并没有规定,股东是否要参与企业经营,因此越早解决,企业未来风险越小)。


谈及原始股权比例调整,对创始人和合伙人来讲,都比较敏感;创始人一方面要摆正心态——为企业长远发展考虑;另一方面,选择合适的时机,以及科学的股权调整方法,也会避免更多冲突,减少风险。


很多创业者会凭借经验说:过去二三十年的创业,股权都是静态分配,为什么现在一定要动态调整。借用一位高维学友的描述:股权放在那里,要不没什么影响,一旦出问题,就是核弹级别。


在天气好时修屋顶,提前做好股权规划,基于企业的最终目标,与合伙人友好协商,不要等这颗“不定时炸弹”引爆,悔之晚矣。


当然,如果在尝试所有方法后,依然不能正向解决,这时创始人要当断则断,尽早为分手作准备,比如通过建立副品牌、创立其他公司等方式,对优秀员工、用户、技术等企业隐形资产提前规划转移,减少内耗与损失。

图片

图片



喜欢就奖励一个“图片”吧,我知道你

在看

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科学创业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