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链接,投递你感兴趣的岗位
周末,你和男友约了出去逛街。在一家餐厅吃完午饭,刚刚放下筷子,盘算下午去哪里玩,男友突然说去卫生间,还说要多等一会。
你意识到他又是去上大号了。
但是他上午趁你试衣服的时候,不是刚去过吗?
你一想到马上的五一假期相约的旅游就头疼。毕竟上次五一旅游,你有一半的时间在等他上大号。
出门前你化妆,他在上大号;晚上吃完饭要收拾下新买的东西,他说去厕所;某天排队买小吃,他还要去上厕所……
商场或景点的厕所可能对男人有种魔力,无时无刻不在召唤着他们。
所以为什么男生不是在上大号就是在去的路上?
无论是商场、机场还是景点,厕所仿佛对男生有莫名的吸引力 / 图虫创意
其实,你不是“一个人”。你男友“也不是一个人”。
多项研究证实了“男性比女性排便多”这一普遍现象。
比如,英国牛津大学的癌症研究实验室招募了两万余名男性和女性,调查了他们的排便情况,还有饮食、运动、体重等等信息[1]。
最后发现女性平均排便次数少于男性(男性平均每周排便9.9次,女性8.6次),并且女性每天排便的可能性低于男性(每天至少排便一次的男性是93%,女性为83%)[1]。
而一项美国国家健康访谈调查涉及了四万两千余名美国参与者。发现排便频繁(每周14-20次)的女性比例比男性低,但是排便次数少的女性却明显比男性占比高[2]。另一项调查涉及了一万一千余名美国人,也发现了类似的结论[3]。
不止在欧美地区,日本一项研究纳入了将近六万三千余名参与者,也发现每日排便的男性占到了将近九成,女性则不到七成。而“排便稀少”(每四天及以上排便一次)这项,男性占比也远低于女性[4]。韩国的一项研究同样也体现了男性排便频繁的数据[5]。
男性在“每天排便至少一次”的占比明显更高,而在排便稀少的占比却明显低于女性 / 图虫创意
总之,排便比较多(比如至少每天一次)的那一项,男性占比都更高;排便比较少(比如3-4天一次或更久)的那项,则都是女性占比高。
而除了这些常规的排便次数调查,“便秘”也更加困扰着女性。
比如在之前的一项美国调查中,在女性中近5%报告自己便秘,男性只有1.3%[2]。而在韩国的调查中,便秘在女性的流行率(22.8%)显著高于男性(10.4%)[5]。
在一项专门研究北美人群便秘的文献综述,也普遍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常出现便秘的现象[6]。
除了频率,男性的排便状态其实也更理想。
根据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的量表,人的粪便分为1-7不同的形态,从最干燥的“羊粪蛋”(类型1)到完全不成形的水样便(7),其中类型3-4是理想正常的便便,分别是香肠状、表面粗糙(3)和香肠状、柔软顺滑;而“羊粪球(1)可能代表了你便秘;水样便(类型6-7)就代表拉肚子了[7]。
图为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的量表,其中类型3-4为理想状态 / [7]
但相比男性都集中在3-5型,女性则分散到2-6型[8]。也就是说,男性不仅排便频繁,而且很大概率便便都是正常或者接近正常的。
那么,为什么你和你男朋友吃的差不多,他却能拉拉拉不完呢?
首先,男生真的拉很多。
针对伊朗1000名成年人的排便情况统计,发现男性的便便约是408克,女性则约为295克,高了将近四成[9]。
而大便重量和排便频率正相关[9]。
此外,人的体重越重,便便重量也越高。据分析,每增加10公斤体重,大便重量会增加42.4克[9]。同时,无论男性女性,体重指数(BMI)都和排便次数正相关[1]。
另一项明尼苏达大学针对了34名志愿者进行了23天的实验,测量了他们摄入相同膳食纤维下的粪便情况。结果男性比女性粪便重量大(湿重),而且粪便的干重也更重[10]。
此外,饮食的能量摄入也可能影响排便行为。
在男性中,每天摄入中等的能量——大约2,043到2,465大卡,能降低便秘风险;同时,女性如果能量摄入较低(约1216-1507大卡),会显著增加便秘风险[11]。
女性摄入的能量若是中等偏低,即比推荐量(1800大卡)少了1/6-1/3,可能增加便秘风险 / 图虫创意
而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对于经常坐办公室的轻体力劳动者,女性的日摄入量建议为1800大卡,男性为2250大卡[12]。
若女生为了减肥,摄入的能量和推荐量差六分之一以上,就可能拉不出便便。但男生只要维持推荐量上下9%以内,反而会降低便秘风险。
而身体内部的结构,也让男性排便更“顺畅”。
实际上,食物被我们吃进去后,身体收到信号,会增加“结肠”的蠕动,把食物往直肠(也就是存储便便的地方)那里推,这样好给更多的新来食物腾地方,也督促从食物变身成的便便赶紧排出去[13]。
而“结肠”作为助推器,在食物消化到形成便便再排出的过程中十分重要。
在明尼苏达大学的实验中,发现了男性女性在吃同样的饮食后,便便在男性体内的传输时间更快[10]。此外,实验的具体数据表明,男性的结肠传输时间比女性短大约8小时[14][15]。
图为胃肠病学家手持人类结肠模型,位于临床 / 图虫创意
结肠的功能之一是从粪便中吸收水分,当粪便在结肠中停留时间更长时,会有更多的水分被吸收,导致粪便变得更干燥;此外,结肠传输时间延长是慢传输型便秘一个特征,让人不仅久不排便,而且完全没有排便冲动[16]。
此外,一项实验研究了近300名需要检查结肠的参与者,发现结肠长度和排便频率关系很大。具体来说,每天排便的人、中等频率组(2-3天一次)、排便困难组(大于3天一次),平均结肠长度依次增加。即便秘的患者结肠更长。同时,女性的结肠也比男性的长(154.3厘米 vs 147.1厘米),女性的便秘概率也更高[17]。
不过,结肠的运输时间,也会受到激素的影响。
而老天不公平。男性体内的雄激素可能促进结肠的运动,但是女性体内的激素却一个劲地“帮倒忙”。
比如,雄激素的信号接收对正常结肠蠕动的调节至关重要[18];肠易激综合征(一种造成排便异常的胃肠疾病),其患者的睾酮水平(主要的雄激素)显著低于正常水平。睾酮水平越低,症状越严重[19]。
雄激素对于结肠蠕动非常重要,比如睾酮作为主要雄性激素,肠易激综合征和低睾酮水平相关 / 图虫创意
而女性的激素则对于排便属于“捣乱行为”。
比如,女性在月经周期的特定阶段(黄体期)可能会经历更长的结肠传输时间[20][21][22],从而导致排便困难,便便重量也更轻[21]。黄体期一般开始于月经周期的第15天左右(以28天来算),结束于月经来潮[23]。
最后,肠道的菌群多样性,也为男性的排便次数多“添一份力”。
男性自青春期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就会低于女性[24],不少研究表明总体肠道的多样性男性也低于女性[25];而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排便次数负相关[26][27]。简言之,菌群越丰富,越不拉粑粑。
单就男性而言,每天吃钠吃得多与便秘风险的降低有关[28];此外,男性的饮酒量和排便次数正相关[1]。如果你男友口味很重,或者爱喝酒,那么隔三岔五就去上大号,也不奇怪了。
不过,男生排便较多,如果不是腹泻或者其他异常,也不能说明是坏事,顶多就是让人糟心;反而是女生如果想降低便秘的困扰,可以多摄入膳食纤维、增加运动量[1]。
对于男性来说,高钠和酒精摄入量,都和排便次数正相关 / 图虫创意
实在嫌烦,可以没收他们的手机。兴许快去快回,也就不耽误什么事了。
点击下方链接,投递你感兴趣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