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空降高管“四步走”

姚军 姚言不烦
2021年06月07日 12:08

 

高管空降,在业界越来越常见!

哪些情况下,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图片


企业快速发展,成立新的业务板块、新的分/子公司、新的部门,出现人才缺口。

或者,企业有些板块/部门的负责人,没有完全跟上公司发展的速度。

或者,企业需要引入外部资深人士来丰富思维结构、让文化更加多元化。

……

那么,高管空降之后,如何快速破局

“四步走”的路径,可能会有助于高管的存活和发挥作用——做诊断、找痛点、定策略、去行动

 

图片

1步、做诊断

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进公司后,要尽快熟悉总体情况,并判断出短、中、长期的分阶段工作重点。

图片


那么,如何实现?

可以通过工作实操/复盘、同事交流、资料研读、专题讨论、会议熟悉等方式,并结合自身过往雄厚的专业素养,完成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有水准的《诊断报告》。

 

2步、找痛点

在《诊断报告》的基础之上,如何提炼出痛点,进而做针对性改善?

不妨思考如下几个话题:

公司成功/业务成功,其底层逻辑是什么?

有哪些关键成功因素(KSF)?

在这些关键成功因素方面,现状是什么?目标是什么?

图片


那么,这些目标和现状的差距,就是痛点!也很可能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切入点或突破口!

 

3步、定策略

找准痛点之后,如何策略性地去实施后续动作?

图片


这,需要具备比较强的结构化思维能力,能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之后,抓住重点、直面事物的本质。

 还需要提前预判并规划:构建何种策略,会比较有效?

比如,我们可以考虑:相关动作的SWOT是什么?公司内、外部的利益相关者有哪些?需要何种资源支持?如何获得更多支持、减少阻力?

 

图片

4步、去行动

再优秀的《诊断报告》、再精准的痛点、再有针对性的策略,如果不能落实到行动上,又有多大意义呢?

图片


于是,制订一份结果导向的、负责人具体的、时间节点明确的《行动计划》,就很有必要!不妨参考SMART原则。

 

图片

最后,补充一句:在所负责的板块,高管通常需要统筹全局,做系统化思考、体系化建设,笔者在大量实战中总结出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由“面”到“线”到“点”;当然,也有例外——如果遇有特殊情况或有特别重要的“点”状的工作,高管可以临时切入。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姚言不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