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军事视角诠释研发质量作战图

苏宁金融--王威 苏项荟
2019年08月13日 09:56


图片

本文为苏项荟第41期文章

前几期,咱们苏项荟有位大拿同事分享了一篇题为架构视角解析OPM作战地图的文章,其高屋建瓴,分别从前、中、后台的架构视角对组织级项目管理该如何合理设计做了解读。本文试着另辟蹊径,从军事视角诠释一下研发质量管理的作战地图。


图片

研发质量管理的战略与战术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斗胆套用到质量管理上:质量者,公司之大事,兴衰之鉴,存亡之道,不可不重视也。作为一个组织的质量负责人,其核心职责就是要制定与组织战略相匹配的质量战略。战略是回答“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而战术是回答“我们要做什么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战略指导战术,而战术是达成战略的不同路径。下图是一个中长期研发质量管理战略及其战术分解的结果。图片


图片

研发质量作战地图剖析

战略战术都有了,我们是不是马上就可以进行研发质量大作战啦?非也,尚需精心谋划,排兵布阵一番,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大家一定还记得曾风靡一时的三国策略游戏《三国策Ⅳ》,玩家通过勤修内政和巧妙战斗,享受那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快感。同样,要想“打赢”研发质量的相关战役,也需要提前布局。下图是一幅研发质量作战地图,整个作战部队根据职能不同被分为三大块:作战指挥部、主力部队、后勤保障。它们之间既有分工,也有协作。

图片


作战指挥部


作战指挥部是掌控整场战役的超强大脑,决定着战役的走向和最终成败,负责统筹协调决策指挥,通过分解质量目标,指挥质量人员开展各项质量工作,获取最新的质量信息并进行问题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推动落地闭环。


首先,要对质量战术进一步分解,变成切实可行且能够指导部队作战的方案或计划。如建立和完善研发流程管理规范这一战术目标,就可以分解为:根据研发中心组织架构进行关键角色调研;梳理核心活动链及各活动的输入、输出;完成流程设计并经评审通过后试运行;流程优化及改进。


其次,通过情报收集,及时获取一线战报并做战情分析。报告的种类颇多,大致可以分为:质量视图,通常是例行的定量统计分析数据,如:研发质量周/月报、专项治理周报等;审计报告,包括针对组织流程落地的专项抽查报告以及针对项目进行的质量检查报告;改进报告,主要是在质量改进领域开展的过程改进工作形成的报告,如:缺陷分析报告、质量回溯报告等。


最后,经各方达成共识,形成最终决策,对部队进行战斗指令下达。如此循环往复,不断修正战术、优化方法、达成使命。


主力部队


主力部队是一线作战部队,负责接受并严格执行作战指挥部的战斗指令。它们直面阻碍研发质量提升的“敌人”,这些“敌人”可能是近乎缺失的质量文化,也可能是形同虚设的业务流程,还可能是隐藏在软件产品内部随时可能爆发的代码隐患或生产问题。为了获得战斗的胜利,我们必须要进行不同兵种的部署,取长补短、通力配合。


首先,介绍一下中路的一体化赋能部队,它主要负责组织流程落地持续过程改进。由于其决定战役的主要方向,所以需要集中兵力投入。


大家都知道,21天可以养成一个习惯。但是,一个组织的流程落地却是任重而道远。一方面,在流程设计时就要充分听取相关方意见,从研发的“业务”流出发为研发本身服务;另一方面,在流程试点推广期,要轮番轰炸,持续“洗脑”,做好流程宣贯答疑工作。通过定期收集反馈意见并持续优化,使流程越来越好用。这样,流程才能逐步落地,并在组织内部推广开来,形成良性循环。除了制定规范以外,还要配套相关模板、操作手册等,以提高工作效率。


《论语》有曰:吾日三省吾身。高速发展的组织,在流程体系建设时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不断“自省”,持续进行过程改进,可以减少质量成本,达到提高研发质量的效果。作为一体化赋能部队,其必须是质量领域的专家,是能力中心,掌握大量质量工具及方法论,并且能指导研发团队开展相关过程改进活动,使质量能力渗透到团队中去,譬如:研发缺陷分析、生产问题治理、质量回溯等。


接着,介绍一下左路的自动化工具部队,它是中路不可或缺的得力干将,主要负责研发流程中的质量控制,通过自动化的手段,在开发过程中就层层把控代码质量。开发阶段,通过持续集成对代码进行构建、打包、单元测试和质量分析,还可按需定制多阶段多任务的流水线,定时自动执行,实时监控;在测试阶段,通过分层自动化测试,大大提高测试效率,及时发现代码变更引发的问题


最后,介绍一下右路的特种突击部队它也是中路至关重要的干城之将,主要负责专项质量工作周期不长,但需要重点突破。以异常治理为例,需要对生产环境异常进行监控,尤其是空指针、内存溢出等。通过制定考核指标等手段,牵引研发中心有序开展治理。类似的工作还有服务治理、专项质量审计等。


后勤保障


后勤保障是后方部队,它虽然不直接参加一线战斗,但却为主力部队提供各类保障工作,功不可没。文化保障:开展各类质量氛围及文化营造活动,鼓舞大军士气;装备保障:推动平台工具优化与改进,不断升级自动化武器装备,提高研发效能;基建保障:进行研发质量基础建设,如研发质量基线与度量、质量知识库维护等;协同保障:协同PMO、绩效管理、技术管理等职能部门共同参与作战保障工作。


研发质量管理是一个大的命题,需要通盘考虑、精心谋划、巧妙作战。质量人员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们的身后有领导的大力支持、工具平台的强大支撑、职能管理团队的高效协同。我想,胜利一定会属于我们,也必将属于我们!


往期精彩文章

01

架构视角解析OPM作战地图

02

一张图读懂项目经理

03

研发管理“质量屋”


本文作者|苏宁金融--王威

本期编辑|小萝卜

特别敬告|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作者|苏宁金融 研发质量管理团队负责人,资深质量管理专家:晓风宜抚人,细雨好润物。

勤于钻研 敏于践行 

勇于探索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图片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苏项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