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知识和视角

Shuo Yang
11 min readMay 24, 2020

思考一个有趣的问题,假设你可以从下面三个能力中选择一个,你最想选哪一个?1,拥有全世界最高的智商。2,拥有全世界所有的知识。3,拥有改变思维模式的能力。想好之后,带着这个问题继续看

智商

智商(IQ)是测量一个人在同龄人当中比较认知能力的指标。当我们平时说一个人聪明时,大多数是说这个人智商高。人们的智商是符合正态分布的,平均值为100。99.6%的人都在55–145之前。 我没有意识到的是,智商是一个度量,是有时代限制的。智商再高的人也逃脱不了时代的限制。

达芬奇 (1452–1519) 在他的时代无疑是智商非常高的,他不只是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的画家,更是一个博学家。他的作品涉及绘画,雕塑,数学,建筑,科学,生物, 他设计了很多的发明创造,比如降落伞,飞行器,桥梁,大炮,装甲车等,但是受到当时的知识的限制,他并不能够实现大部分的设计,他不能为他的设计的交通工具发明发动机。反而在当代,人们根据他的笔记和设计,实现了达芬奇的许多设计。所以智商是有时代性质的,假设你有500的智商,而你出生在公元前5000年。即使你比当时任何人都聪明,你并不能做多少事情。

知识

相比而言,福特 (1863–1947) 的智商远不如达芬奇高,但是他出生的时代更好,他在能够利用人类积累起来的的知识和资源。那个时代人们已经积累了很多发动机工程知识,组装一个车已经有章可循,在这样的环境下福特才能够结合发动机和生产创新,制造数以百万的汽车给美国带来了运输业和工业的革命。并且让他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和最有名的人之一。福特和达芬奇的不同是,福特出生在一个合适的时代,而达芬奇出生在一个错误的时代。所以,19世纪积累起来的知识的影响远大于智商上的差别,知识几乎永远是胜过智商。

视角的改变

知识有一个问题是我们可以了解很多知识,但并不是所有知识都是对的知识,有些知识从来都是错的,有些知识以前是对的,但现在是错的。所以知识是一把“双刃剑”,当我们用对的知识时候很强大。而让一个知识成为“对的”知识的,需要改变思维模式。

让福特能够制造汽车的知识从哪里而来呢?新知识的到来是知识的改变,从达芬奇的文艺复兴时期,到完全不同的17世纪当中,有些人发明了新的看事物的方式。这个时期,牛顿 (1643–1727) 可以说是作出了最大的贡献的人。他改变了知识本身的意义,他改变了普通工程师和实干家能够所做到的事情。我们可以把这样的改变称作是视角的改变、思维模式的改变、或认知环境的改变、世界观的改变、见地的改变。

如果你有了科学和数学的认知环境,你比那些古代最最聪明的人比如阿基米德还要实际上聪明无数倍。 一个学会微积分的智商110人可以做到那些古代天才们永远做不到的事情。因此,改变视角最为重要。它远胜过于知识。其实这个比较是计算机先驱 Alan Kay提出的,也许是他最重要的一个想法。

教育的目的

在了解智商,知识,和视角之间的关系之后,你可以发现绝大部分人类文明都是在为了生存,适应和繁荣而积累和使用知识。但是“知识”在一个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社会中是非常不同的。

许多人认为,学校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传授学生知识的,包括开办学校的人。而传授知识作为次要目标是没问题的, 但作为首要目标就糟糕了。蒙台梭利是最早提出学校教育的目的人之一,她指出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并且深入的吸收那些被人类发明出来的最好的思维模式,否则孩子们虽然会出生在20世纪,但是却有着10世纪的思维模式。

大多数人生活在别人或者社会创造的虚构的“故事”当中,他们把这些“故事”当作了“现实”,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提供知识或者技术,而是提供更好的思维和看待事物的角度,从而让你看到不可见的东西。

在你意识到你是失明者之前,你是无法学习真正的“看”的。教育就是帮助人们意识到自己是失明的并且帮助你去“看”。

教育的三个传统目的

关于教育的目的,Kieran Egan做在他的书《The Educated Mind》中出了非常精彩的论述。他发现教育有着三个传统的目的,社会化,柏拉图的追求真理,卢梭的自然引导。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三个目的。

目的 1. 社会化

任何教育模式的中心都是传授年轻人以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从而和社会中成年人达成一致。在书写文字发明之前的口语文化中就已经发明了很多技巧让年轻人能够熟练的学习和记住社会团体中的公共知识。

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就是将想要传授的知识放在“故事”当中。这样,既能够让内容容易被记住,也能够在听众的心里产生共鸣。你可以通过把社会中最重要的学问融合在故事当中,来保证社会更有凝聚力。比如说,合理的亲人关系,行为,经济活动,财产权,社会等级等等。

年轻人有着超长的可塑性,他们可以适应各种文化形式,信仰或者行为规范。社会化的中心目标就是灌输特定的由成人社会所制定的规范和信仰。社会只有通过塑造成员来达到一定的同化,这样才能能够生存并且维持社会的文化认同。

任何控制这个传授过程的人,负责推动主流社会的规范和价值观。我们今天学校的要求还是集中于社会化这个目的。学校有责任让毕业的学生理解他们的社会和他们在社会重的位置和可能性。他们有能力让它永存,并且持有它的价值观和承诺。我们也许不愿意承认这么说,但是学校的主要目标就是将孩子们同质化。

公共话语中将教育和工作、经济和培养公民联系在一起,反应了强调教育社会化的主导地位。

目的 2. 柏拉图的追求真理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对教育的目的有着完全不同的观点。他的著作《理想国》(The Republic) 就像是他专门为他的雅典学院写的章程。柏拉图认为精于世故的,社会化,务实的人不只是缺乏教育的而且是可鄙的,他认为这些人看起来精通各种事务,而实际上则是传统观念的奴隶。相对而言,有能力去对观点进行反思,将其左右碰撞,直到发现真理的基石。这是柏拉图在他创立的雅典学院所承诺的教育成果。

柏拉图的革命性观点是,教育不应该主要关注于给学生装备足够的知识和技术,让他们成为成功的公民并且和他们同龄人持有同样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教育应当是主要关注于学习各种形式的知识的过程,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现实作出特殊和理性的观察。只有通过严谨的学习各种复杂形式的知识,通过精神上的指导,心智才能够超越时代的传统的信仰,偏见和成见,才能更清晰的看到真理。

柏拉图对教育的影响非常大,毕竟,没有人想要永远生活在传统偏见和成见之下,而不选择看到世界的真理呢?因此几乎所有人相信,学校应该教那些生活中并不是很实用的课题,来培养年轻人的智力。所以我们在课程设置里包括了那些我们认为对学生很好的课程,比如,代数,几何,戏剧,古代历史等等很多大部分学生实际生活中用不到的知识。柏拉图的观点中,学习这些的目的是培养智力。

持有柏拉图观点的人认为,学校是一个社会之外的地方,是一个可以专注于知识,技术和活动的地方,学校活动能够提供持续的价值,超越现在社会生活中需要的价值。学生学到的是一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可以判断价值观、规范、信仰和社会实践等等是否适当并合理。着重于这种思想的学校常常被称为精英主义。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生活实践,而是在于学习知识对大脑的锻炼。老师们倾向于一个有距离的,权威的角色,因为他们要体现作为某个方面专家的权威。

目的 3. 卢梭和自然的引导

法国哲学家卢梭 (1712–1778) 认为当时的教育像是个灾难。他赞同柏拉图的《理想国》是有史以来关于教育的最好的著作。但是他也认为当枯燥的教师遵循着柏拉图的思想,他们将知识组装成课程,符合逻辑的整理好,教给学生的时候,最普遍的结果是痛苦和困惑。

卢梭发现教师总是试图在孩子身上找成年人,而不考虑孩子在成长为成年人之前是什么样子。他在1762年的著作《爱弥儿》中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这本书也被称为卢梭最伟大和最重要的著作。法国大革命中,爱弥儿作为当时国家新的教育系统的启蒙。这本著作中,卢梭关注于儿童的自然成长规律,相比要学习什么内容,他更关注于不同年龄的儿童有哪些学习的能力,并且学习如何能进行的最有效。他将《爱弥儿》看做是对 《理想国》的补充,纠正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主要疏漏。

《爱弥儿》在1762年出版的时候就被法国和日内瓦禁掉了,还被公开的烧毁。即使这样,这本书的影响力逐渐蔓延到了整个欧洲。近代的教育家约翰·杜威和让·皮亚杰都深受卢梭的影响。

教育是要先了解孩子内在的成长过程。最重要的教育研究应该是研究学生本身的发展,学习,和积极性。更了解这些,我们就能使得教育的过程更高效和人性化。教育研究者应该认真的观察和研究学生本身,识别不同年龄段中独特的学习和理解的形式,构建一种符合学生独特的学习形式的教学方法,着重于学生们的个体的不同,鼓励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的学习。坚持主张学生自己的发现远好过于导师的灌输。这些都是卢梭的教育思想。

这些思想在今天已经成为理所应当的常识。现代的教育思想鼓励学校关注于实现每个学生个人的潜力,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比积累学术知识更重要。教育的重心在于孩子的体验。构建一个适合所有学生的通用的课程体系不但不合适而且不可能。每个孩子对同样的课程内容的体验都有可能不同。教育者应该认识到这一点,根据每个孩子独特的体验和需求决定课程,甚至让课程随着学生的问题而改变。

近代中最符合这个思想的就是约翰·杜威的进步主义和让·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和儿童心理学。他们主张在无论在教室内外,“发现式学习”是被鼓励的,可以操作的东西和博物馆是推荐给孩子们探索的,讨论是被鼓励的,个人或小组项目是提供给孩子的。老师们不是权威,而更像是孩子的辅助者,提供最好的资源和孩子学习的环境。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 (1870–1952) 的教育理念也是基于卢梭的思想,她建立了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他的教育方法至今被用在全世界各个地方的学校。她认为孩子天生就是对知识渴求的,并且在合适的、给与支持和鼓励的环境下是有能力自发学习的。她强调的尊重儿童感知能力发展。学习的过程从具象到抽象。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他的教育方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节奏发展。在蒙台梭利学校里,老师就像是一个辅助者。

三个互不相容的目的

上述三个教育的目标看起来很不同,我们能否在三个目标找找到一个平衡呢?Kieran Egan认为这三个目标是互不相容的。首先,社会化目的和柏拉图的思想不相容,社会化教育中同化的目标在于将每个学生塑造成有着特定的信仰、习俗、规范、行为和价值。这一点能社会的基础更稳固。但柏拉图追求真理的思想目标就在于显示共同价值的空洞和不足。如果苏格拉底是柏拉图受教育者的理想典型,那么雅典的公民判处他死刑的原因就很明显。他被定罪为让年轻人堕落,他所堕落的,就是他们接受社会的信条。

社会化和卢梭的思想不相容,因为社会化有着明确的目标,并且朝着那个目标去塑造。而卢梭的鼓励完全开发学生的潜力,意味着释放学生,让他们去探索和发现自己的独特性。这是一个独立的过程,并且提倡特殊性,没有明确的塑造目标。

柏拉图和卢梭的思想也不相容,柏拉图的想法中,学习特定的知识推动着教育过程前进,知识推动发展。而卢梭的观点是,教育是个体内在在支持学习的环境下发展的结果。发展推动知识,发展决定哪些知识是可学的、相关的和有意义的。当学校试图去同时朝着这两个目标前进的时候,推进一面总会破坏另一面。

受柏拉图思想影响的老师们倾向于增加更多的常规考试,设置更有条理的课程。而受到卢梭思想影响的老师们倾向于去掉考试和打分,关注在给学生提供学习和探索的机会,让学生探索周围的世界。前者倾向于整齐成排的座位安排和有序的课程,而后者倾向于工作台,圆形桌子,或者没有桌子,以及跨学科的课程。

正是这三个不相容的目标使得教育非常的困难和充满争议。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可以思考的是,我们成长时候的教育思想是什么样的,或许大多数人都是成长与社会化和柏拉图思想之间的妥协。我们希望我们的下一代成长在什么样的教育环境下呢?

--

--